1 自言自语
就像人与人的相遇,我遇到剑风传奇是个偶然的机会。说实话,无论是“剑风传奇”这个名字,还是更贴切的译法“烙印战士”,都丝毫不能勾起我对这部漫画的好奇心(因此现在的我更愿意用它的直译“贝黑莱特”来称呼它)。我算不上个动漫谜,接触动漫也不到两年的时间,不过是一次在游戏杂志中看了“剑风”这个名字并得知它很著名,才会在无聊之余下载这部漫画打发时间。
“此人脖上印有一道烙印,人称斩龙格斯,背插斩龙剑,破虎轨狼,所向披靡,甚至击败不可一世的白凤将军,一跃而成为鹰之团的冲锋队长,协助格里弗斯以霸王之卵唤出元元世界,使后者凭因果律而封为神之手五魔王之一……
真正的剑与魔法的世界,格斯面对的都是超越想象的使徒,难以想象他只是一个人类,指引者希望他能在这个混沌的因果世界中改变些什么..最终这一行人的目的地是哪里呢..”
这是很久以后我看到的一则对该漫画的简介。也许如果一开始我就看到这则简介的话,我就会对《剑风》完全失去兴趣……《剑风》的沉重不是这短短的几行文字可以负载的。所幸的是,在开始领略《剑风》的风采之前,我没有接触到任何相关的评论和介绍,是在完全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感情的情况下欣赏着这部漫画界的巨作的。
2 黑色剑士
不像《十二国记》从一开始就抓住我的心,剑风的第一卷实在是平平无奇。没有秀美的画风,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冲击性的战斗,唯有那近乎邪恶的主角稍微能让我侧目。动漫作品总是喜欢刻画英雄,主角就算有种种缺陷,在道德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剑风》是个例外,格斯是怎么也不能划到好人的行列里的。不过,仅仅是这样的新意是远远不够的。
精彩从第三卷才开始。濒死的使徒的献血和求生欲望唤醒了那个面容扭曲的“贝黑赖特”,当因果律之门在血泪的泣嚎中打开,我开始想,“这个故事说不定很有趣”。人的负面情绪常常是和绝大的力量相通的,贝黑莱特的仪式无疑反映出这一点。“不满足”产生“动机”,是一切行为的根源,没有“不满足”人类就不会进步。而“不满足”发展到了影响人格的程度,就成为了“渴望”,当人的“渴望”战胜了“理性”的时候,便会获得力量成为强大的使徒。格斯虽然没有自己的贝黑莱特,但他的“渴望”不亚于任何一个使徒,这是他强悍的最根本原因。
如果说《浪客行》最令我感叹不已是被描写得传神达意的表情,那么《剑风》的精彩就在于它话剧般的精典台词。《剑风》真正打动我是从格里弗斯和格斯的一段对话开始——格斯招牌式地狰狞笑着:“全靠我这微不足道的存在,你才能以那种姿态站在那里的……全靠我与死人们对抗……!全靠我在血泊中打滚……!你才能在那里以人类之上的姿态摆摆架子而已!”格里弗斯冷冷地回复道:“是的,你就和四处滚的祭品没什么分别。”无怪乎他被众多魔物追杀,无怪乎他永远被噩梦困扰,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救世的英雄,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因果律的仪式的牺牲品。宛如孤高的狼的他,挣扎着生存着的他,只不过是个被别人抛弃的肉块而已……
被世界所遗弃,为命运所讥笑,可以舍弃自己的尊严,可以践踏别人的幸福,仍然恣意地生存着,顽强地像一个野兽。就算一个人和整个世界对抗,我也要活下去……此时的格斯给我这种感觉。这时候,我知道,我已经被这部漫画俘虏了。
3 黄金时代.童年
然后,故事追溯了格斯的过去。从他的出生一直到格里弗斯的堕落,这段剧情可以说整部漫画的主轴,整个故事的根基。虽然三浦没有为这一篇章命名,但我喜欢把它称作“黄金时代篇”,正如这一篇的最初的标题。所谓的“黄金时代”并不幸福和谐,但对格斯来说,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
甘比诺和格斯之间的羁绊是最初的看点。不知道三浦大师的童年是怎么样的,但总觉得他是在继父的阴影下长大的,因为甘比诺强烈地给我一种继父的印象。他和格斯,互相憎恶又互相病态地依赖着……甘比诺是个无情的佣兵,武断、自大、不会和别人相处,然而对西丝的愧疚使得他的内心对格斯有一丝的责任感,这零星的责任感是他们的关系的基础。小孩子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会自然而然崇拜身边的大人,而格斯的崇拜对象无疑就是甘比诺。甘比诺的赎罪的一包药,成为格斯的童年唯一的温暖……对他来说,甘比诺就是父亲。他畏惧着,崇拜着,埋怨着,又依恋着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
失去一条腿后,甘比诺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了。不能在战场上发泄自己的怨气,又无法接受自己已是个废人的事实,使甘比诺几近疯狂。对格斯的嫉妒、对自己处境不满激化了他对这个小小的男孩的恨意,将原来不多的责任感彻底压掉,甘比诺丧心病狂地向格斯动了刀……即使是如此,格斯仍不能放手去憎恨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只有令他原本不多的安全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失手杀死甘比诺后,格斯在月下逃亡的那一幕是我不能忘怀的。当幼小的身躯跨上高大的战马的时候,他已经被温暖所遗弃了。他从肮脏的血与羊水中来,被佣兵团收留,又终被佣兵团抛弃,只不过是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的过程。从没有人告诉过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既然只有困难,又为什么要继续活着?格斯张皇地仰望星空,而冰冷的月没有给他答案。“也许死了更好。”是啊,如果生存毫无意义,如果前方没有希望,为什么还要继续让命运折磨自己?狼群仿佛嗅到了格斯的求死意愿,蜂拥而至……之后的一幕堪称经典。本一心求死的格斯流着泪挥舞起那把和他差不多高的大剑,将袭来的狼斩杀殆尽……就是想活下去,没有理由,但就是想活下去。这种想法恰是格斯的一生的写照。
格斯再次被路过的另一支佣兵团救了一命。而此处的对话耐人寻味。被佣兵团救起,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4 黄金时代.在鹰的光辉之下
4年后的格死已经成熟多了,学会把恐惧藏在冷漠的眼神后面(题外话,进入第4卷,三浦的画工也成熟多了,人物走形的现象基本杜绝了)。没有理想,但是不被任何人束缚,自由而艰难地活着,我很欣赏此时的格斯。而改变这些的是鹰。和此时的格斯一样,我对格里弗斯没有好感,不光是因为知道他最终会被背叛格斯,还是因为害怕格斯的不羁被这个傲慢的男人限制住(再说这种完美的男人本来就不受同性喜欢……)。
我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格斯成了鹰的部下。格斯最初不是那么情愿的,但他融入了这个大家庭的速度在预期之上,也许就是因为那次欢迎式,比宾的一句“喝吧!”。比宾这个人物话不多,但刻画得相当出色。一把闹着别扭的格斯举举了起来,即使格斯粗暴的挣扎把他的嘴角打出了鲜血,他也只是说了句“别害羞了”。然后就是那句“喝吧!”面对这张憨厚的脸,格斯的冰山融化了。事后证明,这句话令他终生难忘。
在鹰之团的一段日子,无疑是格斯最幸福的时光,也是读者看着最爽快的一段情节。这部分的情节没有太多深刻的思想在里面,仅仅是让我们的心随着鹰之团豪放地驰骋沙场,快意恩仇。对格斯来说,这段时光像个美梦。在这段美梦中,我逐渐接受并开始喜欢格里弗斯这个难以捉摸的角色。
然而美梦之中,也有些许的阴霾存在,这个阴霾就是不死者左德。这个家伙的存在在整个篇章之中显得是那么地不和谐,虽然他的登场仅仅是小小的插曲,已经在辉煌的黄金时代上抹上了重重的一笔阴影。之后的宫廷斗争为格里弗斯日后的背叛埋下了伏笔。当格里弗斯用无辜的表情质问格斯:“你是否觉得我是个很卑鄙的人?”的时候,格斯还没有意识到太多。因为格里弗斯是他的朋友,站在格里弗斯的立场,在政治斗争中使些手腕也无可厚非。当多年后他回忆起这段对话的时候,一切便显得残忍了。
5 坠落的鹰
或许是渴望成为和格里弗斯成为对等的人,或许是偏好孤独的血液又开始沸腾,格斯选择了亲手熄灭给自己温暖的篝火,选择了离开。
是他的离开导致了鹰的堕落吗?我不这么认为。他的离开只是个导火索。在表面进展顺利的同时,格里弗斯已经逐渐意识到,他不能获得自己的国家了。身为平民的他,无论怎么奋斗,如果不能成为公主的入幕之宾,夺取自己的国家的梦想也终究只是泡影。察觉到国王对女儿的病态溺爱,他开始绝望了。就在这个时候,格斯离开了,失去了唯一精神支柱的格里弗斯崩溃了。之后的一切行为也都只是自暴自弃的表示。
格里弗斯的命运是格斯造成的吗?不是。他以一介平民之身妄图享有万人之上的荣耀,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出色的才能使他,也使他的追随者看不清事实,而遍历沧桑的左德却早已知道这一点了。
鹰的坠落是注定的,只要那座城堡在他眼中依然耀眼。
6 破灭与新生
“如果就算那样也好,在你的眼中,那座城堡仍是比什么都要耀眼的话,那么便堆积起来吧,把你所剩下的一切,在内心说出一句‘奉献’……”就是这句话,让鹰开启了因果律的大门。一度中断的道路得以延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得现实……
但是对格斯来说呢?他再一次从一无所有回归一无所有,而这次的一无所有更加的沉痛。我想起了EVA的剧情,一般的动漫作品总是描写一个自闭的小孩逐渐敞开心扉,逐渐找到自己的光明;而EVA的前半段也是如此,然而就在碇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时候,残酷的事实又将这零星的希望磨灭,只有令他陷入到更深的折磨之中。《剑风》诉说着同样的残忍,格斯好不容易才在鹰的羽翼下找到一点点的幸福,又被鹰亲手把这点幸福毁灭……格斯的心坠入了更深的黑暗。
捷度牺牲的一幕是震撼人心的。对这一幕我不想发表太多的评论,因为以我的表达能力是不能描述出这一幕的催人泪下的。当心里想着“我还以为我是个颇机灵的家伙呢……”的捷度从卡斯佳的肩膀黯然滑落的时候,还有多少人可以忍着泪水呢?
再有就是获救的格斯一个人独自狂奔,脑海闪过鹰之团的种种的一幕。泪水被雨水冲干净的时候,他的心中已经只剩下仇恨了。
7 判罪之篇.迷失的孩子们之章
虽然撑起整部巨作的核心部分是“黄金时代”,但我认为《剑风》中最精彩、最深刻的篇章还是判罪之章。迷失的孩子们之章一气呵成,整段情节就像部童话故事(有人把《剑风》誉为成年人的童话故事,我想也是受这章的影响吧。)红眼睛的妖精彼加夫的童话算不上精彩,它只不过“恰好”和洛丝莲的命运重合,“恰好”和无数迷失的孩子们的命运重合而已。洛斯莲在生命的最后挣扎着向家的方向飞走……她真的有那么深的憎恨吗?她真的爱好杀戮吗?她只是和无数孩子一样,渴望得到家的温暖而已。温暖在现实中没有,在童话中也没有,那么,在贝黑莱特中闪烁着的光芒,是温暖吗……?
在这章中,格斯呈现出破茧而出的完整人格。和洛斯莲一战,无论是放火焚烧妖精之卵,还是用茧中的污秽之物为自己灭火,都彰显出他在无数战斗中磨炼出的强大、干练、机智、坚韧,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卑鄙、恶劣、不择手段、无视尊严,这些负面的词汇在他的生存渴望下却隐隐地散发出一种光辉。此时的格斯与其说是头求生欲旺盛的野兽,不如说是只颠覆理性的恶魔。
西璐这个形象相当具有代表性。她对现状不满,但和洛斯莲比起来,仍有苟延残喘的余地,因此没有勇气让自己彻底地堕入黑暗,只是渴望着能有一个救世主把自己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她对自己说,只要有人能把自己拯救出来,即使那个人是邪恶的也无所谓,但是当看到所谓的“救世主”的真正的“暗”的时候,她又退缩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她只是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所改变。是不是觉得听起来很耳熟?
8 判罪之篇.诞生祭之章
私以为,相比较之下,缚锁之章是判罪篇里比较不精彩的一章,基本起着交待人物出场、承上启下的作用。法露在这章中的故意比不上西璐的深刻。
而诞生祭之章是整篇的高潮,《剑风》的阴暗世界观在此章中得到最大体现。这章给人的感觉很像中世纪天主教统治时期的欧洲,压抑、沉重、处处弥散着人性的恶臭,从统治者到被统治者。露加从事着娼妓这份不那么崇高的职业,却是时代中为数不多的清流(我个人是蛮喜欢这个角色的),算是绝望之海中的一叶希望之舟吧。
“不要数千数万人一起,集合起来,纠缠着一个女人啊!”愤怒的格斯对民众们咆哮着。这些人只是普通的百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是受害者,艰难地生活着,但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竟是这么的丑恶、无知、渺小。多数人的利益就是正当的利益吗?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确的意志吗?三浦在质问。
插曲:我想起听说过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时代已经久远,也许细节有不少出入。一次,十几个以色列军人捕获了一名巴勒斯坦的少女,然后他们集体投票通过,将那个女孩强暴。决议过程是完全公平的民主投票,决议结果是为了十几个人的利益损害了一个人的利益。那么,他们的行为是正当的吗?民主的决策一定正确吗?民众的意志一定正确吗?
那个卵形的使徒的存在耐人回味,他的祭品是整个世界。他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因为他的存在就是个错误,不是他错了,而是时代错了。只有在这种噩梦般的时代,才会有他这种可悲的存在。当事物发展到穷尽时,改变必然发生,人间已然是地狱了,那么世界的新生也是在所难免的。哪怕新的世界是魔物统治的,只怕也不会比现在更坏吧。改变世界的不是卵形的使徒,而是历史的车轮的必然转动,他只是作为一个催化剂存在而已。
9 千年帝国之鹰篇
判罪篇的高潮之后,千年帝国篇似乎显得有走下坡路的趋势,虽然此时三浦的画工是越来越赏心悦目了。22卷还是很精彩的,新的鹰之团的建立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黄金时代,但是一切都不同了。也许事实如格里弗斯所说,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是对格斯来说,已经不同了。黄金时代的鹰之团的成长壮大,都令我们感觉欣慰不已,因为格斯身在团中。多年以后,新的鹰之团更加魅力逼人,而此时的格斯,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敌人不断壮大,不断获得尊敬。鹰之团没有变,但是格斯的心境变了。新的鹰之团越是那么耀眼夺目,对格斯来说就越是无比残忍。
“你干了那样的事,还是说什么也没有改变!?”格斯咆哮着。“你应该清楚,我就是会那样做的男人,”不,应该说,“只有你最清楚。”鹰之团的团员们,只看到鹰的光芒,而鹰的卑劣,鹰的黑暗,只有作为鹰的心腹的格斯一个人知道,
“你是否觉得我是个很卑鄙的人?”不知道此时的格斯是否回忆那年的那句话。
法露和赛尔彼高的那段雪中追忆也相当不错。只不过,之后法露的性格越来越变得弱。
23卷开始,同伴的加入似乎使得黑色剑士有些变味,格斯也只能靠狂战士的盔甲才能找回当年的狂暴无畏。也许功成名就的三浦再想描写阴暗的东西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吧。不过,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单拆开来是看不出什么的,也许要等到该章结束我们才能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