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剃头师傅 发布
我不得不重复说了很多遍的话~~~~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 户 20,882,258 口 46,734,784 宋史地理志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户 13,430,322 口 59,848,964 元史世祖本纪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北宋末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初年!
期间间隔180年~~~发生了宋金联合灭辽,辽大部加上北方中原形成了金!
我们要知道,金也是游牧民族,而根据《宋史·地理志》得出北宋末年!人口为46,734,784 ,那么就是说金这个游牧民族在短短百年间变成了5000多万人口???或者说北宋+金在百年时间里合力生出来了5000万人再给蒙古人全部杀掉了?
这是计算元朝和附属四大汗国的人口总数。。。
元朝疆域名义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对四大汗国拥有最高的宗主权,但是实际上各个汗国都各自为政,甚至有时互相交战,因此元朝的疆域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和蒙古本土,而并不包括各汗国领土。
5000多万是计算本国得出
7500万是加上附属的4大汗国得出~懂了么?
以下数据全部引用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金朝1207年人口普查:8413164户, 人口:53,532,151
南宋1223年人口普查:月1260万户,人口约6300万人(按一户5人算, 当时南宋的统计没有人口数字)
"1109年北宋政府登记了2000万户(人口总数应超过1亿)","1200年前后金与南宋的人口总和超过一亿(这它是引用自何炳隶[宋金时期人口的估算])"
而为什么元朝只计算出6000万不到文章里也解释了"我们考虑到行政管理的松散,也就是说政府没有能力进行彻底的统计,还有一部分有意的漏报,比如分给蒙古贵族投下的驱口户等,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1290年的数字如此之低"
看的时候我看漏了, 因为"历史学家们指出,这里既没有包括新征服的云南行省,也不包括一些分散在边疆地区的州县级行政单位以及住在山区、沼泽和其他边远地区的人口,另外,有几个较大的类别,如僧道、兵士和属于投下的户口都不在其内。"
不过
南宋时期 就金宋两过已经过
亿 了所以说元屠了1800W中国人只有过少,没有过多. 引用数据麻烦时间跨度不要这么大好不?天朝解放到现在才六十年不到你看多了多少人口?千万不要低估人的生育能力.
另外我什么时候拿这几本书跟《宋史·地理志》比了?求你看了我的连接才说话吧,小朋友. 至于"野史和正史比。。。。正史的水分再大会比野史大么"我想你的生活圈子真是和谐, 居然没听过历史是为了胜利者而写这句话. 正史的确没有野史大, 因为很多时候都被人为毁灭了!!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应急措施——大量募兵。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阶级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成了阶级矛盾的释放阀。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庆历年间宋军总人数竟然达到了125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1亿人左右,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要命的是这125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一些学者非常讽刺的称为“积贫”。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而这种以赤字经济的手段来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法也颇有些现代味道。假如我是一个专门搜寻“中国的世界第一”的人的话,我甚至可能说宋朝在世界上第一个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当然,我不是)这虽然好象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但认为王安石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人的却决不只我一个,也决不只是在开玩笑。
www.sonicbbs.com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禁军的中级军官就可以拿出1000贯钱去买一把刀(林冲买刀)" 这里是作者引用<水浒传>来做比方.
"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斋志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百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户中人之产了。在中学课本里我们曾经读到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当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时,竟然感到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人间天堂。(对马可波罗的存在以及他是否来过中国还有争议,但是世人所公认的是“马可波罗游记”描写的确实是当时欧洲商人接触到中国文明之后的见闻感受)"这里是引用<聊斋志异>,<马可波罗游记>和<三言二拍>来让大家从另一个方面看到当时南宋的繁荣.
另外<马可波罗游记>为什么不可以与《宋史·地理志》比?都是古人所写都是作为现代历史研究的根据莫非在你的心中<马可波罗游记>只是一本YY游记?
"冉闵的屠杀挽救了一个民族"有它的战略价值所在啊~~它的战略价值所在就是你今天仍然好好的活着,身份证上民族类别登记的仍然是“汉”
怎么看都是历史意义吧?小朋友连战略这个词都不懂就跳出来乱喊, 麻烦回去查查词典再说吧. 按照你的说话我这样启蒙你你的儿孙后代智商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我所做出的战略贡献?[/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