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714阅读
  • 13回复

[原创]大唐蕃将之黑齿常之

楼层直达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黑齿常之(?—689.11.26),史书只记载他是百济西部人,并没有说他是百济人还是高句丽人或者是新罗人。所以现在有说他是高丽人的,也有说是百济人的。史书上说他身高七尺有余(唐朝7尺大概196-252CM),骁勇有谋略。

显庆五年(660年)三月苏定方率水陆大军10万出兵百济,八月百济国灭亡。黑齿常之也率部归降,不过当时苏定方军纪败坏(老毛病改不了了,当年灭东突厥那会也这副德行),结果黑齿常之见状后复叛,纠集散卒,10天左右居然就发展到3万余人。后苏定方派兵围剿,结果大败,反而被黑齿常之收复二百余城。苏定方又率军亲自围攻黑齿常之。结果是“不能讨而还”。这种说法应该是很给苏定方面子了。
这里稍微说下苏定方,此人在初唐名将中应该算是佼佼者了,2李比不上,至少能和李道宗,契苾何力他们有一拼,当年曾为李靖的先锋,以200人冲击东突厥可汗的牙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又灭西突厥,战功卓著。

白江口海战后,百济再次平定,黑齿常之亦率部降唐。降了又叛,叛了又降,自然难以被唐军将领信任。不过当时的唐军统帅刘仁轨并没有视他为反复小人,相反给他粮食,武器,命他进攻仍然不肯投降的任存城,结果黑齿常之大受感动,不久便攻下任存城,百济全部平定。调回国内后,任左领军员外将军。
白江口海战就是现在被很多人YY的“最早的抗日战争”

仪风三年(678年)唐朝以18万大军进攻吐蕃,可惜选了个草包李敬玄做统帅,黑齿常之以本部兵马随李敬玄出征。交战后唐军前锋部队全军覆没,李敬玄跑都没跑掉,被吐蕃居高临下以优势兵力围,李敬玄无计可施,幸亏此时黑齿常之,遂率由500人的敢死队,深夜偷袭吐蕃兵营,吐蕃人疏于防范,死300余人,吐蕃将军跋地设匆忙中引军逃命。李敬玄才得以保住小命,不过唐军损失惨重是无法改变了。因为立下大功黑齿常之擢升为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并赐黄金五百两、绢五百匹。

此后双方时战时和,小打小闹一直不停,黑齿常之常年驻守剑南,屯田,建立卫所,数次打败吐蕃,最有名的就是以3000兵夜袭3万吐蕃屯军,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吐蕃将领赞婆等单骑而遁。黑齿常之的存在使得土蕃不敢轻举妄动!嗣圣元年(684年),黑齿常之迁左武卫大将军,仍检校左羽林军。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二十九日,英国公李敬业讨伐武瞾,最初李孝逸率军30万进讨李敬业,但是李孝逸指挥不利,拥有2倍兵力居然“惧而不进”!武瞾又派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增援李孝逸。十一月十八日,唐军击败李敬业,平定了叛乱。为将不能过3世的诅咒再次得到应验,起兵一个半月就失败了,李敬业大概连他爷爷1成的本事都没学到!

当时武瞾一门心思在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滥杀边疆大将,结果整个帝国的北部和西北部边疆被吐蕃,突厥,契丹冲击的一塌糊涂。其中尤以东突厥(后突厥)阿史那骨笃禄可汗的威胁最大。阿史那骨笃禄自永淳元年起连续进犯唐朝北部,当时北方唐将大多为无能之辈,无法有效遏制他的攻势,到了垂拱二年(686年)九月,黑齿常之领兵北上。在一个叫两井的地方与东突厥3000余人遭遇,黑齿常之乘突厥兵下马穿着铠甲之时率200余骑冲击敌阵,突厥措手不及,弃甲而逃,不久突厥主力赶来,黑齿常之发现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于是乘天色已晚派人伐木,在营中多处燃起篝火,以虚张声势,这时东南忽然刮起大风,突厥疑有伏兵,赶紧连夜撤军,黑齿常之因功进封燕国公。

永昌元年(689年)九月,周兴诬陷黑齿常之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谋反,十月初九黑齿常之在狱中自缢而死。黑齿常之死后唐朝北方再无良将,其实不止北方,整个武周时期帝国的边疆常年都是战乱不断,但是武瞾自毁长城似乎并不为后人关注,相反武周时期的边患倒是常常被用来证明唐朝的无能!

最后列一下黑齿常之的手下败将:苏定方,噶尔·钦陵,阿史那骨笃禄。噶尔·钦陵在大非川将薛仁贵杀地屁滚尿流,这大概是唐军对外历史上第一次全军覆没,后又大败王孝杰,娄师德,是吐蕃第一名将。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6-04-1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5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6-09
哈哈,沙发!
黑齿常之名气不大,不过看了一下确实很厉害。
多谢LZ,又长见识了!^_^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5-03-20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2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6-09
196-252CM?好高.........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6-09
不高的话传记里是不会强调的,不过唐朝的尺实在太乱,我搞不清该用哪个标准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5-03-20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2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6-09
古代不是常说"堂堂七尺男儿"么?貌似七尺并不太高,以前看到说才1.60~1.70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6-09
引用
最初由 thzj 发布
古代不是常说"堂堂七尺男儿"么?貌似七尺并不太高,以前看到说才1.60~1.70

南北朝之前的尺大多是0.233米,七尺确实只有1.63

级别: 天使
注册时间:
2004-01-12
在线时间:
11小时
发帖:
5137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6-09
那家伙的名号非常有趣,因此上才听过一次就记住了。。。-0 -

“善良的公民不要只想威胁那些反对他的人,而应当用公平的论据来证明他的主张。”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6-04-25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9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6-10
果然很厉害啊~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6-10
引用
最初由 rocketgyp 发布
那家伙的名号非常有趣,因此上才听过一次就记住了。。。-0 -

因为姓黑齿吗?:)

级别: 版主
注册时间:
2002-10-25
在线时间:
250小时
发帖:
2518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6-10
武周时候不太用兵也有原因,高宗朝几次天下旱蝗相继,高宗就很果断的和突厥还有吐蕃媾和停战全力赈灾,武则天很大程度是继承了这一点。

生不用封万户侯常恨不识苍井优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06-10
高宗那会是他去打人家,罢不罢兵在他,武瞾那会是人家打她,性质不同

级别: 天使
注册时间:
2004-01-12
在线时间:
11小时
发帖:
5137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06-10
引用
最初由 hkg36 发布

因为姓黑齿吗?:)


嗯哈,这个我觉得该不是姓呢~ 我只是觉得“黑齿常之”这名号叫起来很响亮~:o [/TX] :p

“善良的公民不要只想威胁那些反对他的人,而应当用公平的论据来证明他的主张。”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4-04-0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3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06-10
写个这个人的故事 裴行俭^_^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6-06-10
引用
最初由 rocketgyp 发布


嗯哈,这个我觉得该不是姓呢~ 我只是觉得“黑齿常之”这名号叫起来很响亮~:o [/TX] :p

果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D
PS:是建议我写裴行俭吗?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