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669阅读
  • 12回复

[原创]双筒镜和天文望远镜

楼层直达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先说双筒镜,平时的用途多一点,天文观测里有时也需要用到双筒镜

第一.一些主要参数
a. 物镜口径和倍率
双筒镜 7x50 这规格中,物镜口就是50mm。口径越大,集光力越高,越锐利。但体积越大,重量也更大。
7代表的就是放大倍率,该值不可太大,超过12倍时,如果没有支架的话,那么手持所造成的抖动会严重影响观测效果。

b. 出瞳直径
物镜口镜/倍率=出瞳直径
出瞳直径决定望远镜的主观亮度,但大于人瞳孔直径的出瞳直径是没有意义的。年轻人的瞳孔直径大概是7,年纪大了以后会缩小为5。

c. 出瞳距离
代表出瞳到系统最后一面的距离。为了避免眼睫毛碰到镜面,要求出瞳距离不小于6mm。更大的出瞳距离则可以戴眼镜观测。比如14mm 以上适合戴眼镜的人士使用。

d. 视场
视场表示方法有数种:
1). 度数: 7* 表示视场(整个直径)可见7度视野.
2). 以呎表示: 373ft/1000yards。 即观看1000码外景物时可见视野范围为373呎。把373呎除52.5 即可计出度数。

e. 数面视场
数面视场= 实际视场 x 倍率. 如10x50 7* 数面视场即70度.
数面视场60度以上机型称为广角镜,视野宽阔,但边缘成像通常较差。

第二. 稜镜材质
普罗稜镜玻璃材质有2种,BaK4和BK7,BaK4比BK7玻璃成像更清晰。当然价格要高一些。
在强光源下观测进入光线的光环时,我们就能看出是否使用的是BK-7棱镜。用BK-7棱镜会注意到光环被切成了一个方形块(除了视场很窄的望远镜),若用BaK-4型就可以看到完整圆光环。

第三.镜面镀膜
主要是利用光学干涉原理,一片镜片表面镀上一层适当镀膜可增加透光率,减少反光,加强反差. 单层简单镀膜,如 MgF2 呈蓝色,主要反射蓝光,透光率低,只约95%.而且色调偏黄.多层镀膜较佳,减低不同频率的光线反射, 透光率更高,最高可达99.%以上。好的多层镀膜应不会反射任何光线.实际上应呈暗紫红色 或暗绿色。而流行的平价红膜镜只会反射红色光,减低透光率,使影像呈现暗绿色,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第四.检验和测试
  优质产品通常在外观细部上有所显示。例如喷漆质量、外壳加工精度、细缝的吻合平整程度等。但是不要轻易被徒有其表的装饰所迷惑。
轻轻掰扭两个镜筒,不应该感觉到结合部或其他零部件有轻微的松动或摇晃。分开和合拢两个镜筒时,手感阻力是均匀平稳的。无论哪种望远镜,轻轻推拉其目镜和调焦旋钮,都不应感到任何微小的前后滑动。
  把望远镜朝向天空或白色光亮的墙壁,让眼睛从离目镜约10厘米处看,落在目镜上的小小光斑就是出瞳直径。优质双筒镜的出射光瞳亮度均匀,周围则很黑暗。如果光瞳周围有亮的光影,好象呈方形似的,说明这架双筒镜的棱镜不佳,将较多的光线反射在镜筒内壁上,产生了光瞳周围的杂散光。
  用双筒镜观测远处景物,图象越鲜明。它的光学质量越好。若看上去图象朦胧.好象蒙上薄雾,质量就差。这种现象在高倍双筒镜相对多些。
  如果你从双筒镜里看到-幅错开的图像,好象有重影的电视画面,表明两个镜筒的光轴不平行。但若这种缺陷不很严重,你的双眼会逐渐适应这种图象错位,因此要不断变换目标来检测。你可以将双筒镜对准目标,调好焦距后.慢慢将它移到离眼睛大约12厘米处,反复闭上和睁开双眼,应始终看到完全重合的同-景象。光轴不正多半是棱镜偏移引起的。劣质双筒镜的棱镜固定支架常常偷工减料.受到震动棱镜就会移位。
  用双筒镜观看有明暗分界线的目标,如蓝天映衬下的高楼、树冠以及夜空中的明月,明亮的边缘不应有红色或蓝色镶边,这是色差严重的表现。双筒镜的色差程度轻重不一,彩色镶边越淡越好。

5.结合市场说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双筒镜
如果你主要用来看体育比赛,那么最好选择7x40左右的型号,如果用来观鸟,那么8x30比较合适,如果进行天文观测,那么年纪轻的用7x50,年纪大的用10x50。当然如果你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臂力保证,那么10x50几乎可以胜任所有需要。
现在市面上各种档次的双筒镜有很多,有民用,军用,有名牌,杂牌。高质量的民品我们一般买不起,比如视得乐系列那都是动辄上W的,如果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话可以选择3304厂7x40或是海军7X50,大概要1300到1800。再便宜的,就只有俄国货了,7X50大概4,500的样子,质量也还过的去。它们的镜身编号的前两位一般表示生产年份,94年前的产品质量较好,但95年后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至于地摊上那些东西,不识货的话还是不要浪费钱了。
最后有一个测距分划的问题,一般这个功能大家用不到,而且还影响观测效果,所以我建议还是选择不要带测距分划的双筒镜

下面说说天文望远镜
第一:天文望远镜的一些主要的参数:
物镜口径:一般提到口径如不注明都是指物镜口径,这个是越大越好,越大分辨率越高,收集的光线越多,但是越大价格越高。
焦距和目镜焦距:焦距除以目镜焦距等于放大倍数,比如焦距800mm,目镜焦距4mm,那么放大倍数就是200。
焦比:就是焦距除以其口径,口径80mm,焦距800mm,其焦比为f/10。
这些参数中物镜口径是基础,决定了这台望远镜的观测效果,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出选择,比如60-80mm可以看见月面的环形山和深色低洼的“月海”,土星的光环,木星的云带和四颗主要的卫星,一些双星,以及各种星云、星系。如果想看到更暗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就需要114mm以上的口径。口径定了以后,再来定焦距,望远镜的焦距不是关键因素,喜欢观测星云、星系等深空天体的人爱用f/4至f/6的望远镜,而其他喜欢观测月亮和行星的人爱用f/7或更高的望远镜。虽然焦距越长放大倍数可以越高,但是在分辨率一定的条件下,过大的放大倍数没有任何意义,虽然大,但是看不清有什么用呢?一般来说望远镜的最高放大率以其口径的两倍为佳。再来就是目镜焦距,一般天文望远镜配有多个不同焦距的目镜以此来组成不同的放大倍数,比如20mm,8mm,4mm。目镜口径越大视野越开阔,但是放大倍数越小。需要说明的是大气本身限制了我们可以使用的最高的放大率,因为空气使恒星和行星的图象变得不稳定,这称为大气宁静度。不管你有多大的望远镜,在普通的地面观测点最大的可用放大率是300倍。放大率再高,目镜只会放大大气的变形效果,产生一个没用的“沸腾”的图象。这也是为什么天文台一般建在山上的原因.
关于天文望远镜的主镜片和目镜其实分很多种类,有各自的优缺点,这个就需要初学者在入门以后慢慢研究了.即使是低档的镜片只要质量合格是足以满足初学者需要的。有兴趣的可以去专门的天文BBS看看。

第二就是结构,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结构大致分为三种,即折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式。小口径折射镜(口径60-80mm)价格便宜,维护方便.适合初学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观测效果相对而言不理想.牛顿式反射镜,一般厂家的设定就是反射镜比折射镜高档,所以其口径最低一般也是114mm,且配有赤道仪,操作方便,升级方便.但是维护费事,每次观测前都要对镜片进行校正。这对于没有经验的初学者是相当烦琐的一个过程。不仅如此,反射镜面每2到3年都要找厂家重新镀膜,以保证有良好的反射率,否则星星会越看越暗。折反镜价格较为昂贵,初学者完全没有必要考虑。
尽管反射望远镜可以作为第一步购买计划的理想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廉价的反射射望远镜要么粗制滥造,要么性能与价格不符,不幸的是一些大商店也卖光学质量很差的望远镜。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最好去天文台或是专业的商店。

第三:支架与附件
一般80mm左右的产品大多配的是木质的三角架,没有赤道仪。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会不够稳定,而且不够方便.最好是选择铝合金支架带赤道仪的产品,当然价格会高一点,而且一般的折射镜很少带赤道仪。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带有电机跟踪装置,跟踪目标很轻松,这一点在观测行星时是非常有用的。
正像镜:从天文望远镜里看到的物体都是反的,对于天体目标来说正像反像没有多大差别,但是一般初学者都不习惯,所以一般入门级天文望远镜都配有正像镜,使图象上下正确,但左右仍是反的,观察月亮和行星时要记住这一点。
  寻星镜:
望远镜的主镜筒上应配有小一点的寻星镜。寻星镜是一个低倍数的望远镜,用来使主镜找到观察的目标。典型的寻星镜放大率6倍,口径30毫米,记位6*30。便宜的器材通常配有5*24的寻星镜,这些寻星镜都加了光阑,使有效口径减小到10毫米。这种寻星镜除了能找到最亮的目标,别的什么也找不到。
照相机接口,这是用来和单反相机连接的,如果家里有单反相机的话,可以接上,拍摄一些天体的照片。不过难度很大,初学者要多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以后再尝试,免得浪费胶卷。(数码单反能不能用我没试过)
滤光镜:关于这个滤光镜要千万注意,虽然它号称可以用来观测太阳,但是大家还是不要看的好,我的滤光镜就是因为观测太阳烧掉了。
  
第四:检验天文望远镜
有几种简单的方法检验望远镜的质量。判断支架的稳定性,可以轻敲镜筒,图象的晃动应在3-5秒内停下来。通过在三脚架下悬挂重物,可以减小震动,提高稳定性。
检验望远镜光学质量的唯一方法就是观察一颗恒星。这必须在能见度非常好的夜晚,等望远镜达到户外空气的温度(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后再进行。
使用最大可用的放大率,检验一颗中等亮度的恒星的图象质量。调焦非常好时,星象应是一个点,或是一个非常小的圆面,周围有一些很暗的圆环。但在能见度差的时候,即使用质量好的望远镜也达不到这一点。
把图象在焦点的两边散焦,他都应变成亮的圆面。当然如果是反射望远镜还会看到副镜的影子。如果图象不能很好地调焦,在焦点的两边看起来都是一条小短线,那这架望远镜的光学质量就有毛病,这称为像散。

观测亮彗星应选用口径和相对口径(即口径与焦距的比值)尽量大的望远镜。有条件的读者可选择口径80-150MM,相对口径1/6左右的折射望远镜或口径100MM以上,相对口径大于1/6的反射望远镜。配以中,低倍率目镜(每毫米口径放大0.14-0.30倍),可以观测到彗星的一些暗淡的细节。这类望远镜还是观测星云,星团和星系等深空天体的得力工具。对于较暗,视面积较小的彗星,大相对口径,低倍率的望远镜并没有太多的优势,这时使用焦距长一些,放大率较高的望远镜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类望远镜还适合观测恒星,行星等天体,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
对于观测这次的TEMPEL 1 至少需要114mm以上最好300mm以上的反射望远镜,配合正规的星图看出点明堂。像用我的80mm东东只能看到一个斑点而已。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4-07-1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0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7-05
眼花缭乱ING……自家有个单筒的天文望远镜,自从买回来只看过个位数次

级别: 超级版主
注册时间:
2002-04-25
在线时间:
62小时
发帖:
11788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7-05
接着再贴封射电望远镜吧……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5-05-29
在线时间:
1247小时
发帖:
258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7-05
搞天文的阿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7-05
引用
最初由 bluesphere 发布
接着再贴封射电望远镜吧……

那个我可是一窍不通:D

级别: 超级版主
注册时间:
2002-04-25
在线时间:
62小时
发帖:
11788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7-05
引用
最初由 hkg36 发布

那个我可是一窍不通:D


那……合成孔径总可以吧……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5-07-0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56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07-05
望远镜和照相机镜头是一个原理吧?

人往低处流。。。。。
级别: 风云使者
注册时间:
2004-10-03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707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07-06
引用
最初由 阿尔卡尔 发布
望远镜和照相机镜头是一个原理吧?


和近视眼镜的原理也差不多~就是利用光线的折射,反射~

在日货的中心~呼唤过抵制日货的blog: http://hahahazlh.spaces.live.com/default.aspx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4-10-2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60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5-07-06
呵...有一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啃天文资料.


2006年最烂日本动画评选活动开始
主办:http://galgame.cn
提名专区: http://www.galgame.cn/?CategoryID=10
投票地址:http://www.galgame.cn/poll.html
[为了保证投票的公正性,投票必须先注册.]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3-12-26
在线时间:
7小时
发帖:
4415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5-07-06
增倍那东西真的有用?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4-02-08
在线时间:
421小时
发帖:
4536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5-07-06
引用
最初由 山药白薯 发布
增倍那东西真的有用?

你是说天文望远镜里的增倍镜还是指可以变倍的双筒镜?
PS:BP,合成孔径我了解的也不多:p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3-12-26
在线时间:
7小时
发帖:
4415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5-07-07
当然是增倍镜了 那时候看广告都是配个几倍 几倍的增倍镜什么 烤漆镜身 赤道仪寻星镜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5-01-2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49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5-07-07
恩~两种都运用了光学原理~主要是折射聚焦~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