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SubaruWD 发布
这不是纯文学的退化,而是流行文学的飞速进步你没有看到,不肯承认而已
一本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故事与人物,有了这两点已经可以当之无愧自称好小说了,次要一点的元素还有主题性、文笔、豆知识等等,当一本小说对以上元素无一不兼顾到时,试问还有什么扣分的理由?还有什么能阻止评委为它评奖?你说这样完美的小说不存在,我就说你没见过而已,我这1年来读到的以上5大元素兼顾(起码可以说接近完美)的作品不只10本。
日本人是很聪明的,很懂得吸取前人遗产再结合现代感性,加工成自己的主题。其实纯文学跟大众文学最大的“品格”之差是什么?还不是一个主题性。而我要说以上的超过10本的一流日本大众文学之中没一个没有主题性——东野圭吾用《白夜行》、《幻夜》、《信》、《嫌疑犯X的献身》连续4次冲击直木奖终成所愿(直木奖甚少颁给本格推理),4作表达的都是70年代以来平凡小人物在现代日本激变之中的辛酸,走上犯罪的无奈;宫部美幸《火车》真实刻画了80年代末日本信用卡危机崩溃时,免费的高消费美梦破碎的都市人的生态,考证严密,发人深省,社会派推理夺得山本周五郎奖;小池真理子的《欲望》向三岛由纪夫发出致敬之余,表达了她本人沉淀式的恋爱、人生、死生观,文辞优美,深入读下去会有一种窒息感,区区一本爱情小说摘下泉镜花文学奖……而梅菲斯特系的“新本格”更是反映了一代14岁“中二病”对青春的歪曲而真实的理解;同样是写14岁的石田衣良《4TEEN》虽因作者的笔力夺得直木奖,却被众现役中二病患者批判“装什么清高”……
为什么纯文学就不能有简洁的文笔和精妙的构成?为什么流行文学就不能振聋发聩指点人生路?是前者的不屑呢,还是后者的无能?这个国人的误区我看要多少年才解得开
国人的误区?
呵呵,这贴我要回一下~
如果稍微了解一下中国小说史的话,应该明白在近代以前,小说就是不上大雅之堂的俗文学(中国的文学传统是诗)...
近代因为欧风美雨的影响才忽然重视小说的...
而随着小说被重视,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概念就被引进(引进,明白不?不是国人的看法,国人的误区,而是这一概念本来就是西方文学传统里的,现在嘛,大概可以说文学界就是这么分的...)
确实界限不是太明显...
但是想完全模糊界限?可能吗?
现在来说,纯文学和俗文学最大的区别就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而流行度根本不会妨碍到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因为大众的审美总是庸俗的,决定一首诗或者一本小说地位的是评论者而不是大众....
引用
为什么纯文学就不能有简洁的文笔和精妙的构成?为什么流行文学就不能振聋发聩指点人生路?是前者的不屑呢,还是后者的无能?这个国人的误区我看要多少年才解得开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应该不是国人的误区,而是您的无知...
谁说纯文学没有好的(我不说简洁,简洁毕竟只是风格的一种)文笔和精妙构成?是没有呢?还是你没有看到??
我不说文笔(毕竟这见仁见智),单说小说结构...
您觉得褐色鸟群的结构如何?五月寓言的结构又是如何?(这不过是国内的)
论小说结构的精妙复杂,我敢肯定至少现在没人能超得过纯文学中现代派(or先锋小说)...
另外,纯文学本来就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概念...
流行的小说戏剧,如果达到一定的高度,总是会被接纳为纯文学的...
比如莎翁,比如巴尔扎克...
比如张的金锁记,金的鹿鼎记(这个还有争议,不,争议很大...)
最后,对您的审美观表示一下囧...
你用俄国或者法国等文学大国的流行文学作个例子倒能理解...
用日本??
不知文学地图上日本在哪里...:rolleyes:
(补充一点,文学成就和民族性格有关,和经济无关,所以美国再强大,在文学上最辉煌时期不如最落魄时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