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战时平民的战争责任无法直接追究,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
在德国知识分子看来,30年代没有人挺身而出指责纳粹的暴行暴政本身就是一种集体犯罪。
在威廉·夏伊勒所著的《柏林日记》中
夏伊勒以他的职业敏感记录了
德国逐渐走向战争的七年中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逐渐上发条的进程:演说、挑衅、还有生活用品的逐步管制。
好几次他难以掩饰自己的惊讶:德国民众对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变化、甚至对政治事件和战争本身的无动于衷。
从1935年仍“过于乐观”的犹太人,到德奥合并时柏林人那种“冷漠的平静”的态度,
甚至世界大战打响的首日,柏林的“咖啡馆、饭馆和啤酒馆都坐满了客人”,这一切在他看来实在太不可思议。
不管战争如何不得人心,他注意到,出于一种极端强烈的自尊心,德国民众非常爱国。
甚至在慕尼黑危机中反战的人士,也表现出对“英国干涉德国”的愤恨不满。
处于欧洲心脏地带的德国,自1870年以后已成为欧洲公认的头号强国,
但它却一直念念不忘在此前的一千年里衰弱的地位,
具有一种强烈的受害意识,
并导致了两种看似可笑的行为模式:
一是总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德国传单上甚至声称“德国人民,永远不要忘记正是波兰人的残暴促使元首使用武力来保护德国人民!”
其二则是固执地追求国家的强大,把强大本身当作目的,忽视了自由、和平等普世价值,并时刻决心加倍报复敌人。
我们后人回顾历史,常会遭到定见的强烈影响,不免对希特勒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
但对当时的德国人来说,他是“那个让火车准点的人”,
那个修筑高速公路并创造就业机会的人,
并且不管怎样,在一片混乱中,使人感到国家总有个方向可走——至于是什么方向,他们无暇细想,
只是急于摆脱此前那种全面崩溃的混乱状态。
《柏林日记》中虽然流露出对希特勒的强烈敌意,
作者甚至说“我无法考虑打败希特勒以外的事”,
但他同样在1941年4月的出版前言中承认这位德国元首“头脑清醒,目标宏大,可以说欧洲自拿破仑以后就未曾见过”,
而且他“举止可称谦逊”。
在波兰战争爆发时,夏伊勒注意到“只要德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人民不至于把裤腰勒得太紧,这就不会是一场不受欢迎的战争。”这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观察是永远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因何反战?我们要的和平到底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