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认为同盟的民众已经丧失海尼森等先驱的民主精神,故而唤醒民众的意识才是他继续战斗的目的,在此前提之下是否打倒皇帝已经退居次席了,甚至同盟的亡国也许都已成为先决条件了,同时杨自认为无法抵御权利的诱惑和腐蚀,出于自身的洁癖回避了自己成为独裁者的选择--这是当时唯一可以挽救同盟的选择。虽然杨的死亡全然出乎其预料,但是最终伊谢尔伦成为了民主的最后火苗所在,他本人也并非自愿的成为民主的象征--如同海尼森。
在诸神的黄昏之后,杨在伊谢尔伦的抵抗并非是为了击败如日中天的帝国,此时无论是杨还是皇帝都已经完全明白帝国的最终胜利必将到来,皇帝仅仅是为了通过战争来获得对手(他失去了齐格飞,所以没有朋友只有对手),而杨的目的是通过战术上的胜利以获得和皇帝的谈判机会--莱因哈特本人在政治上极为开明,他有可能因为对杨的推崇和对历史的尊重,容忍最后的民主精神火苗的存在,以保留对帝国未来政治的一种鞭策和可能的选择。不过我认为在杨和莱因哈特都离开之后,希尔德是否会容忍伊谢尔伦的存在并在帝国进行宪政改革是让人不抱乐观态度的。
另外银英是双主角(双boos)吧,不存在boss打倒主角的情节,更何况两个主角都死了,如果地球教主没有死,就点符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