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視野中的四川大地震
(明報) 05月 19日 星期一 05:05AM
【明報專訊】在2005年發生南亞特大地震海嘯次年,2006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裏寫道﹕「本書所記錄的歷史,時而被人淡忘,時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該被記憶;而突然被提起,卻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時。」2008年,這話不幸又一次成為事實。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發生32年之後,它來了。四川8級大地震造成破壞的面積高達10萬平方公里,是唐山地震2.6萬平方公里的近4倍,死亡人數尚未確切統計。它發生在群山深壑,實際上是由一個強烈地震、多個強餘震和廣袤地域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疊加的巨災。考慮到30多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財富的增長,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會達天文數字。它無疑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
面對困境,我們別無選擇。對大自然的脈動與無常,作為它的子民——人類,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學習,是課程,讓我們學習愛、無奈、悲傷,學習直接面對自己、他人、社會,以及整個自然與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掉的物質,還有我們的心理與精神。它是人類成長躲不開的大考。它以特別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飾,裸露出一切真實。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麼脆弱;它檢測出我們今天真實的社會形態﹕高度、重量,以及品質。
帶來新民興邦契機
我不願輕率地說什麼「多難興邦」。中國歷史,亦災難歷史。自然災害與社會進步,沒有必然的聯繫。從5月12日晚開始,我一直在看電視直播。看到災區的資訊源源不斷即時報出,聽到從總理身邊傳來的災民的哭聲,社會的演進令我動容。災難不會自然帶來社會的進步。但如果一個社會,儘管沉重的歷史未及完全清理,卻已有救贖之心;儘管前進的步履時疾時徐,卻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麼,災難,就是「新民」與「興邦」的契機!
現代社會,利益分化,價值多元。個體愈來愈強大,愈來愈自主。但人與人之間,也有愈來愈多的隔膜、差異和衝突。巨災突降,人類的悲憫在剎那間被點燃,並頃刻燎原。如此多的志願者,如此多的自購機票飛赴四川的個體援兵,如此熾烈的捐款行動,這一切,讓人們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間的「最大公約數」。絕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長。是的,這就是「新民」。社會的能量在民間,在救死扶傷的行動中發育壯大的公民社會,不止是救災的生力軍,更是國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驅動器。
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可以一言概括﹕「人」的回歸。「以人為本」,是付出半個世紀沉重代價換來的興邦哲言。在滿目瘡痍的災場上,這四個字,成為維繫治國者與億萬蒼生的紐帶。因為「人」,傾舉國之力,實施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救災行動;因為「人」,搶救生命成為壓倒一切的要務;因為「人」,國際救援終於實現;也因為「人」,對資訊的管理方式,對人民知情權的體認,出現變化的象。災害殘酷無情,但抗災恰是對「以人為本」理念振聾發聵的宣示,使之迅疾抵達各級執政者之前。這是最苛刻的檢驗,也是萬不可錯失的機遇。救災持久戰中,會有失誤、矛盾、紊亂、與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們的多難家邦,已經走上正確的軌道,背負沉重的歷史,我們在艱難地向前邁進。且讓我們對決策者,監督,鼓勵,推動!
32年,進步顯見。我無意讚揚,我們理應有這樣的進步;衡之現代文明尺度,我們仍期進步更速。從歷史的視野看四川大地震,我們有理由期待一次壯麗的涅槃。在廢墟上,站立起嶄新的公民,嶄新的社會,嶄新的政府,嶄新的體制……
【系列之三】
從唐山到汶川《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