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翻译一本尾泽直志写的,讲动画制作的书,里面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颇有意义,现将全部译文贴出
禁止转载“制作”和“製作”有什么区别?
不知在电视机前观看动画的普通观众是怎么想的,至少就我而言,我有一些对出版、游戏、电影、音乐界有所了解,但不是业界中人的朋友,他们、再加上动画学校的学生,都经常用一种非常在意的态度,向我问到这个问题。比如:“○○製作委员会”是什么?Ending名单里的“制作工作室○○”、“制作协力○○”、“製作○○○○”等等,有很多这类的名字,这些又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业余人士对这种区别不太明白,是可以理解的;但连刚进动画公司的新人也不懂,我就觉得,这实在是个问题,应该在这里说明一下了。
极端地说,最简单的区别方式就是,“製作”是出钱的,而“制作”是领钱的。首先要明白这个概念。不过,在我所从事的动画行业,对这两个词的用法,和戏剧界或电视台的用法又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就是“给工作的人”和“工作的人”。英语是“Produce”和“Create”,也就是Producer(制片人)和Creater之间的关系;在这里,Creater就是动画的制作者。
又有一点必须注意:美国和日本的制片人是不一样的。日本的制片人,有一多半都是雇来的,并不从事真正意义上“Produce”的工作,实际倒应划到“制作”的范畴里。
像美国等地的制片人,都是自己出钱、自己集资,去找人做作品。在那种情况下,从企划开始,包括导演在内的工作人员都是他说了算的,如果他愿意的话,连导演都是可以开除的;也就是说,他不是依据公司的命令、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一部作品,并且为此负责。
所谓“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就不是颁给导演,而是颁给这样一些人的。它不是表彰导演的才能,而是表彰想到要做出这样一部作品——也就是企划(Produce)它的人。当然,不只是出点子,你也得有把它实际做出来的行动力才行……
在日本,有这种财力、权力、指导力和眼光的人非常少,又因为国情不同,就产生了“製作委员会”这种集体制片的形态。“製作委员会”是把美国那种个人的工作让大家来承担,这个“大家”就是各公司的联合体,或者看成各公司的负责人也行。这种做法有很多好处,最主要的是,在钱的问题上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即使失败了,也不用个人承担责任;这是一种商业上的手段,但也实在是非常日本式的做法。
在动画业界,这不是纯粹的金钱问题。对这部作品的权利的拥有,才是区分“製作”和“制作”的关键。不管是怎样的企划,如果赚不到钱,是不可能被做成作品(商品)的;既然作品是被作为商品来制作,那么,出钱的人自然就是这部作品的拥有者(也就是“製作”者)。理所当然地,拥有作品的人,也拥有对这部作品的各种各样的权利:制作周边的权利、改编游戏的权利、在广告和宣传中使用的权利、发行DVD的权利……等等等等。租下宾馆大堂、举办“製作发布会”,这当然是为了扩大宣传影响,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把它称作“权利贩卖会”,也许更为恰当。实际上,比如改编游戏的权利、在广告里使用的权利等等,这些都是明码标价的。
诸位都在DVD封皮之类的地方看见过©这样的标记吧?业界管这叫“圈C”,是所谓标示权利的东西。比如©Tadashi Ozawa,就说明我拥有这个作品的著作权。通常在©后面都会跟上公司的名字,包括原作者在内,若是“製作委员会”形式,甚至会有三四个©一起出现的情况。
而“制作”一方,则是实际做动画的公司,具体就是指那些负责动画制作的公司;严格来说,如果一部作品有漫画原作的话,从监督、作监、原画直到动画,在制作工作以外,是不能画这部作品里的角色的。关键就是,他们没有版权;即使动画角色经过了重新设计,动画的制作者在工作以外,也没有这个作品的任何权利。事实上,确实有公司连(工作以外的)随手涂鸦都加以禁止,而员工擅自画漫画或插画拿到漫展上去卖,更是绝对的违法行为。
即使动画的人设是我做的,那也不是属于我的作品。很久以前有过一件事,手塚治虫的公司倒闭了,版权没有了,于是,作为原作者,他甚至不能画自己创造的角色;这件事非常出名。不过,对“製作”方来说,如果没有给它做动画的人,那自然也就做不出作品来了,有没有版权相对来说倒是次要的……。而更加微妙的是,如果“制作公司”自己原创了一个企划,就摇身一变成为拥有版权的“製作公司”了,在钱的出处、拥有权利的比例等问题上,力量对比又会发生变化。
因此,对“制作公司”的老板来说,即使不能成为“製作公司”,大抵也还是希望自己公司拥有作品版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