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4536阅读
  • 211回复

日本人懂汉字的谐音?

楼层直达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6-02-03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40
只看该作者 150楼 发表于: 2006-02-05
此id第一帖
其实现在日语里能有这么多汉字和明治维新有很大关系,那个年月大量外来词引入,而且那些搞翻译的人比较敬业,喜欢从古代典籍里找些词汇出来,反正是都要弄个汉字译名,如果不是那批人,估计现在用汉字的只剩下人名什么的了,不像现在的萝卜头,直接拿片假名凑合。甚至中文“翻译”这个词也是从日语来的,取代了“通事”这个中文中原有的词。
至于中文中哪个方言和古汉语更近一点,说实在意义不大,南迁的人说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另外那些人南迁的时间还不一样,似乎日语里不少是吴音(这个记不清了)。北方方言受少数民族影响浊音清化了,除了r大概没浊辅音了,汉语拼音里的b,d并不是国际音标里那个浊辅音,我记得南方有少数几支方言保留了三分辅音系统,那些人学外语真tnnd方便啊
级别: 版主
注册时间:
2002-10-25
在线时间:
250小时
发帖:
25182
只看该作者 151楼 发表于: 2006-02-05
引用
最初由 rayxu 发布
三国初期人口5000多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一直到三国后期,三国人口总计才不到800万。 人口在这个时期消减十分厉害,即便江东孙权力主汉人过江开始“中国化”,应该只是融合开端。

真正的形成南北显著差别的主因应该还是宋元时期的大迁移,这其中包括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力的士大夫精英阶层的整体南迁,再加上南宋临安的文化商业的繁荣一时,这对于南方的“中国化”都造成了非常大影响。
这个应该是主因。

关于那个误区,江南地区的人口流动的确不少,但是前面谈到的一些南方语言大都处于沿海一带,以渔业为主一向不为以耕种为主的国人视为正道。沿海一带受到战火难民影响应该相对少一些。我的意见主要想说沿海一带的发展环境较为平和而已。

但差别的真正原因应该你提到的孙权江东开端和我后来补充的南宋影响。

全国耕地基本开发殆尽的两宋人口是7800万,千年以前的汉朝人口若要达到5kw那恐怕要极盛时才可。虽然东汉末年祸乱相继战端频仍,我觉得数十年内人口从数千万降至数十万……几于河西诸羌相当,也有过分夸张之嫌。
孙权开发江左的确是个开端,但是其后江南发展非常迅猛,伴随着的是渡江汉人与土著蛮人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后东晋覆灭,五胡大举入关,关中关西河东中原几乎遍地胡儿,汉人因应不得不过江南避,这对江南地区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而后宋金之际与其不可比,士大夫集团无非占当时全国人口1%弱,即便举族南走,对江南之众来说能造成的改变也是微乎其微。

生不用封万户侯常恨不识苍井优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2-08-15
在线时间:
292小时
发帖:
17214
只看该作者 152楼 发表于: 2006-02-05
引用
最初由 rayxu 发布

我主要观点是在民族融合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本族原先独立的生活方式,环境对种群习惯语言影响一般要大于自身对本源保持的意愿。当然具体如何我也没有考证过。

其实偶的意思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时候迁居的人群比在原地的人群更强。。。个人认为这是另外一种思乡表现,即使在表层意识中不会直接体现出来。。。

PS:明天上学了。。。看看下个星期回来这贴还有没得掰了。。。:D

你的微笑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5-10-20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326
只看该作者 153楼 发表于: 2006-02-05
引用
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而后宋金之际与其不可比,士大夫集团无非占当时全国人口1%弱,即便举族南走,对江南之众来说能造成的改变也是微乎其微。

个人感觉也不能这么说,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动漫从业者的比例虽然小,但是他们的小举动很有可能左右着我们大家在这里的讨论


—————分割线————————
已经割掉了,那就什么也不剩了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08-24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2336
只看该作者 154楼 发表于: 2006-02-05
引用
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全国耕地基本开发殆尽的两宋人口是7800万,千年以前的汉朝人口若要达到5kw那恐怕要极盛时才可。虽然东汉末年祸乱相继战端频仍,我觉得数十年内人口从数千万降至数十万……几于河西诸羌相当,也有过分夸张之嫌。
孙权开发江左的确是个开端,但是其后江南发展非常迅猛,伴随着的是渡江汉人与土著蛮人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后东晋覆灭,五胡大举入关,关中关西河东中原几乎遍地胡儿,汉人因应不得不过江南避,这对江南地区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而后宋金之际与其不可比,士大夫集团无非占当时全国人口1%弱,即便举族南走,对江南之众来说能造成的改变也是微乎其微。

数据是我查了一些网上的资料,我也只是照搬引用,数字如此悬殊是否有问题待查,希望不要作了以讹传讹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个是一个很长历史时间的过程,原因也错综复杂。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所谓古汉语的定义究竟是指什么时候的?说一些南方方言与之相近,究竟与什么时候的相近?

东晋南北朝以及之后5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周武帝灭北齐后,之后隋统一全国。民族融合接近完成,但是不是就代表语言系统就已经巨大发生变化了?南北是否就已经渭泾分明?如果已经发生,那么定义古汉语是否就应该在这之前?
请指教。

如果没有,那么之后宋金也应该是一个大的影响因素,士大夫虽少,但对于文化传播和推广并不是其数量可以相比的。

引用
最初由 bullfrog 发布
此id第一帖
至于中文中哪个方言和古汉语更近一点,说实在意义不大,南迁的人说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另外那些人南迁的时间还不一样,似乎日语里不少是吴音(这个记不清了)。北方方言受少数民族影响浊音清化了,除了r大概没浊辅音了,汉语拼音里的b,d并不是国际音标里那个浊辅音,我记得南方有少数几支方言保留了三分辅音系统,那些人学外语真tnnd方便啊

有道理。


龙骑士真是幸福啊。。。。泽菲。。。。
小孟。。。。  

==========相信奇迹中的奇迹是我的工作,请不要妨碍我。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5-10-20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326
只看该作者 155楼 发表于: 2006-02-05
引用
最初由 bullfrog 发布
似乎日语里不少是吴音(这个记不清了)。

见某书上说是对 和语 有严重影响,而非日语
个人持保留意见


—————分割线————————
已经割掉了,那就什么也不剩了
级别: 版主
注册时间:
2002-10-25
在线时间:
250小时
发帖:
25182
只看该作者 156楼 发表于: 2006-02-06
引用
最初由 rayxu 发布

数据是我查了一些网上的资料,我也只是照搬引用,数字如此悬殊是否有问题待查,希望不要作了以纰传纰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个是一个很长历史时间的过程,原因也错综复杂。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所谓古汉语的定义究竟是指什么时候的?说一些南方方言与之相近,究竟与什么时候的相近?

东晋南北朝以及之后5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周武帝灭北齐后,之后隋统一全国。民族融合接近完成,但是不是就代表语言系统就已经巨大发生变化了?南北是否就已经渭泾分明?如果已经发生,那么定义古汉语是否就应该在这之前?
请指教。

如果没有,那么之后宋金也应该是一个大的影响因素,士大夫虽少,但对于文化传播和推广并不是其数量可以相比的。

该怎么说呢,士人阶层可能改造你的脑,但改造不了你的舌头,选择什么口音往往是被动的,而且取决于收听频率,也就是影响你的口音选择的是你身边的人,你的父母师长同辈,然后他们又各自受自己的父母师长同辈影响,然后一个群体再受群体之外的关联群体的影响,于是方言形成。古代士大夫靠的是纸笔,如何影响一个广大地区的诸多方言呢?
很难说到底存不存在所谓古汉语这个概念。不过南北朝直到隋唐一统,这期间汉语言肯定发生了很多变化。

生不用封万户侯常恨不识苍井优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5-07-26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
只看该作者 157楼 发表于: 2006-02-06
正因為舊時中國文化嘅超前髮展,先搞到鄰國派遣進士入我哋國傢學嘢(畱學生),然后番屋企開枝散葉,融入自己嘅語言中(至今都使我覺得舊時中國好犀利)..
日語中點解會齣現咁多漢字,兩個字:影響..
當時日本和朝鮮島真係非常依賴中國..
朝鮮唔使講啦,炤搬我哋嘅文字,日本就唔知喇(我估應該都係)
依咖朝鮮已經有咗自己嘅一套文字.
日本其實都係一樣,髮展齣一套自己嘅文字.
我想講嘅就係先炤搬我哋嘅文字,然后用到咁上下喇,就加入自己國傢嘅特色,改良成一套符閤國情嘅文字..
ps:以上為粵語,個人觀點,有錯就指,冇需企定...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5-05-06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02
只看该作者 158楼 发表于: 2006-02-06
引用
最初由 lilianhyc 发布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
日語及韓語明確屬於阿爾泰語系,但不明確屬於阿爾泰語系之下的那個分支
PS:
阿爾泰語系之下有三大分支:通古斯語族、蒙古語族、突厥語族
這三大語族都有阿爾泰語系的特徵,就是動詞放在名詞的後面
例如:喜歡你,在日文中就是"あなたを好き”

那個.....不好意思打一下岔.."好き"不是動詞,”好く”才是,應該是”あなたが好き”或者"あなたを好く・好きます".比較常見的是"あなたのことが好き"...



======================================
求修改门派组别的方法....Orz
级别: 版主
注册时间:
2002-10-25
在线时间:
250小时
发帖:
25182
只看该作者 159楼 发表于: 2006-02-06
请不要使用普通话之外的汉语答词,谢谢。

生不用封万户侯常恨不识苍井优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08-24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2336
只看该作者 160楼 发表于: 2006-02-06
引用
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该怎么说呢,士人阶层可能改造你的脑,但改造不了你的舌头,选择什么口音往往是被动的,而且取决于收听频率,也就是影响你的口音选择的是你身边的人,你的父母师长同辈,然后他们又各自受自己的父母师长同辈影响,然后一个群体再受群体之外的关联群体的影响,于是方言形成。古代士大夫靠的是纸笔,如何影响一个广大地区的诸多方言呢?
很难说到底存不存在所谓古汉语这个概念。不过南北朝直到隋唐一统,这期间汉语言肯定发生了很多变化。


的确,以前的教育普及程度不如今日,对于口语也没有非常规范的标准,周围的人的确是影响口音的首要因素。士大夫用纸笔没有错,但是并不是只作用于同样用纸笔的人,其他人也都不同程度会受到影响,南宋临安文化繁荣一时,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也应该是巨大的。同时宋金北方难民南逃也会带来你所说的这种周围效应。综合这两点,我认为宋金的影响不亚于南北朝。

反过来论证,
按照你的观点。
隋唐统一汉语肯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我也同意。但你说之后宋金影响不大,那么就说明隋唐之后南方受到的北方的影响很少,南北差异已然形成。可是唐宋却是之后朝代,唐诗宋词则有相当数量来自于中原诗词作者。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有人说过用一些南方方言念唐诗宋词更加的有韵味,如果真像你说的宋金宋人南迁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那怎么解释上面的这个例子呢?


龙骑士真是幸福啊。。。。泽菲。。。。
小孟。。。。  

==========相信奇迹中的奇迹是我的工作,请不要妨碍我。
级别: 版主
注册时间:
2002-10-25
在线时间:
250小时
发帖:
25182
只看该作者 161楼 发表于: 2006-02-06
引用
最初由 rayxu 发布


的确,以前的教育普及程度不如今日,对于口语也没有非常规范的标准,周围的人的确是影响口音的首要因素。士大夫用纸笔没有错,但是并不是只作用于同样用纸笔的人,其他人也都不同程度会受到影响,南宋临安文化繁荣一时,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也应该是巨大的。同时宋金北方难民南逃也会带来你所说的这种周围效应。综合这两点,我认为宋金的影响不亚于南北朝。

反过来论证,
按照你的观点。
隋唐统一汉语肯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我也同意。但你说之后宋金影响不大,那么就说明隋唐之后南方受到的北方的影响很少,南北差异已然形成。可是唐宋却是之后朝代,唐诗宋词则有相当数量来自于中原诗词作者。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有人说过用一些南方方言念唐诗宋词更加的有韵味,如果真像你说的宋金宋人南迁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那怎么解释上面的这个例子呢?

说到底我并没有下结论,也没有比较南北朝和宋季乱世二者究竟孰有过与的意思。
我要说的是,口音是不可能通过纸笔传播的,即便是那个时候南方方言受到了冲击,主体也是河北难民而不是少数精锐的士大夫。而且北当时对江左民风有多大的影响很是个悬念,从建康高宗朝开始基本上临安小朝廷就已经是南人的天下,北人官僚阶层和主战的武人的命运没多大区别,或者在党争中失势下野或者动辄成为政治祭品。辛弃疾也曾经提过他听到耳内的所谓蛮音。
更重要的一点,南北朝很多事情是从无到有,而两宋则是从有到有,南北朝若是新立,则两宋就是“改变”,两者间既有难度上的差距也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有关广府文化源流的书籍记述说粤语其实在宋朝已经基本上定型,南来的北人也不曾给五岭方言带来什么大的改变。

生不用封万户侯常恨不识苍井优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4-04-08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58
只看该作者 162楼 发表于: 2006-02-06
我倒,那个是训读不是音读

そばにいるなら.......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08-24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2336
只看该作者 163楼 发表于: 2006-02-06
引用
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说到底我并没有下结论,也没有比较南北朝和宋季乱世二者究竟孰有过与的意思。
我要说的是,口音是不可能通过纸笔传播的,即便是那个时候南方方言受到了冲击,主体也是河北难民而不是少数精锐的士大夫。而且北当时对江左民风有多大的影响很是个悬念,从建康高宗朝开始基本上临安小朝廷就已经是南人的天下,北人官僚阶层和主战的武人的命运没多大区别,或者在党争中失势下野或者动辄成为政治祭品。辛弃疾也曾经提过他听到耳内的所谓蛮音。
更重要的一点,南北朝很多事情是从无到有,而两宋则是从有到有,南北朝若是新立,则两宋就是“改变”,两者间既有难度上的差距也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有关广府文化源流的书籍记述说粤语其实在宋朝已经基本上定型,南来的北人也不曾给五岭方言带来什么大的改变。


我对你之前的意思可能有些误解。
我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你说的“南北朝很多事情是从无到有,而两宋则是从有到有,南北朝若是新立,则两宋就是“改变””,我强调的是改变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
临安小朝廷南风,辛弃疾曾闻蛮音我也略知一二,关于广府文化源流的书籍个人倒实在没有看过,如果说粤语其实在宋朝已经基本上定型,那么是具体是宋的什么时候?如果要能解释那个用南方方言朗诵唐诗宋词更有韵味的例子,似乎这个定型在宋末比较合适。


龙骑士真是幸福啊。。。。泽菲。。。。
小孟。。。。  

==========相信奇迹中的奇迹是我的工作,请不要妨碍我。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5-04-12
在线时间:
49小时
发帖:
2790
只看该作者 164楼 发表于: 2006-02-06
引用
最初由 水营眼皮 发布
正因為舊時中國文化嘅超前髮展,先搞到鄰國派遣進士入我哋國傢學嘢(畱學生),然后番屋企開枝散葉,融入自己嘅語言中(至今都使我覺得舊時中國好犀利)..
日語中點解會齣現咁多漢字,兩個字:影響..
當時日本和朝鮮島真係非常依賴中國..
朝鮮唔使講啦,炤搬我哋嘅文字,日本就唔知喇(我估應該都係)
依咖朝鮮已經有咗自己嘅一套文字.
日本其實都係一樣,髮展齣一套自己嘅文字.
我想講嘅就係先炤搬我哋嘅文字,然后用到咁上下喇,就加入自己國傢嘅特色,改良成一套符閤國情嘅文字..
ps:以上為粵語,個人觀點,有錯就指,冇需企定...
这是港式粤语吗?有看没有懂。。。
想打听下,网上有无学习粤语的书籍下载?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