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緣是這樣的,有位厚道的朋友在網上貼了個和《fate/stay night》有關的網址,好奇之下就按下去看了…
(圖是從官方頁自斬的。可能對大家來說是火星了)
最後看過裡面的宣傳片明白這不是逆天而真的是A片的宣傳頁(我要洗眼…各方面都是),心頭納悶,想不到H片都搞起這些東西上來了?
老實說看到這些類似的東西已經不是頭一遍(上一遍是《聖母在上》吧?)真人化+H化的雙重衝擊絕對不少…本來從路過某貼起已經想談談同人將動漫畫H化的問題,這回不得了,索性就連真人化兩個一起談了。
真人化除了大家都很留意到的《美少女戰士》之外,也想談談近年電視劇化/電影化或者是舞台劇化之類,還有貼近一點的,cosplay。一般都會覺得某作品出現真人化/cosplay,或多或少都是作品成功的證明,所以個人的還是歡迎的多。
這邊或者分開兩方面談吧。一方面是真人演作的問題。真人化本身只要出現就一定會有比較的問題,本人迷異次元的多一點,所以真人都不懂怎麼評論…最近看了《death note》,《網球王子》和《櫻桃小丸子》的真人化圖片,我真的不敢說角色的樣子真的不重要(同義的就是說別隨便找個人就上…)但是比較上來,演小丸子的和演龍馬的都不是從樣子而是從氣質裡發揮出角色的性格,小正太有點抑鬱,小蘿莉則天真可愛,雖然不是各方面都貼合了所演的角色,不過只要給到別人感覺「呀,這不就是XXX嗎」就算是成功了。
在cosplay方面,國人除了在做道具衣服方面達到神級以外,在氣質方面是很大程度的形成高下立見的場面。大家應該都有看過某些令大家共鳴覺得很像的「呀,這不就是XXX嗎」cosplay相片,想真一點,這些真人哪一點像金魚眼的動漫角色?沒有,只是感覺很像。同理地,要真人化作品挑人方面真的要著重演員的氣質培養,至於怎麼做才可以做得到,很多優秀的cosplayers應該可以給更好的意見。(其實個人認為《美戰》真人版裡有數位是演得很到位的)
真人演出除了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劇本和設定。劇本方面一如動畫化的時候,因為各種考慮而省略了/改動情節經常惹火作品的愛好者,當觀眾體會不到真人化表現得到原作精髓時,改設定改劇本不等於創新,正如惡搞不等於對作品致敬一樣,那就是胡扯。搞好一當然的認真一點處理人設也很重要,雖然說不是誰套上了美戰水手服都可以做美少女戰士,想到早前《杏林先鋒》拍成電視劇時,電視台因為把主角的前髮做成飛起來給觀眾(作品愛好者?)罵個狗血淋頭,說是不尊重原作云云,不過這也許是有點極端了。
說到改動方面,似乎一般動漫狂熱者(非指一般都少看動漫的大眾…)比較能接受同人多於真人改篇(這個程度上要比動畫化/漫畫化更強一些)。去掉了真人之下就是創作意念,一般來說同人作品會比較接近對像讀者的口味,也許是因為免卻商業角度下的考慮才可以。
動漫直接由非H轉化為商業H的,在下見識淺薄似乎舉不出例子(那就是說不明白為甚麼會出現上圖的東西=,=),放眼倒是由H的轉為非H(或低H)的動漫會較多見,尤其是H GAME系的轉化。同人H化則是逆其道而行,是直接從同人作者資訊奔流之下的直接產物,H是諸多題材之一,其他題材可以出本子的話,H也就直接了當成為其中之一。(這裡泛指不論對男女角或配對的H…)
除了H本之外,還有H GAME,同人出了這些東西,往往就如彌補觀眾對劇本的不足外,用來滿足一下對某些角色的幻想。不排除同人H化是同人戰場上生存的一種手法;但如現實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要是寫H的書有人賣,基本上還是和一般同人一樣,有人認為這些東西能補充原作一些甚麼,只是H化比這個更多一些是滿足本能上的東西。
同人H化除了正常戀愛H之外,也許諸位會知到比我更多的「XXH」的名詞,總的來說是為H而H,正如H片也有分劇情片之類,H GAME除了角色線外,也分多種H路線,正是滿足不同人對不同程度/種類的H的愛好, 對某角的愛投入在這些畫面當中(或者對這些畫面投入愛)起的協同作用,另一個角度的解法就是愛的極端表現吧(如《神無月巫女》的那種甚麼甚麼的…)。
一般同人H化有兩個反應:一是拍案叫好,一是死命不認,對於同一作品同一角色,同樣是愛好,但思維上則存在推倒或保護的意識。很少人認為不接受同人H化是因為「自己喜愛的角色只有我能推倒」的,只有人覺得「看著自己喜愛的角色被其他人推倒很不好受」…這當然不包括同時對推與被推的角色都愛的情況了,「看著他們/她們(?)一個被推一個推倒實在太棒了」這種想法也許不會錯得很厲害…吧。當然不排除小部份角色在愛好者心中神級化的例子,形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情況,這個情況下對同人H化的抵抗則更大了。
當狂熱者對原作抱有不滿的時候,會不斷尋找同人補完失缺的一角,當改篇的息傳出,會有所其盼;當狂熱者滿足於作品的原型時,一方面希望有新東西更充實,但往往亦會拒絕其他來源的轉變。同人/cosplay和商業真人化/H化最大不同的源於商業的要掙錢,在市場裡基本上是各取所需的存在,或者這樣說,要是商業品無法滿足,則同人會更大度的去發展。上面提及的,其實都涉及可能動搖到愛好者對某作品心中的形像。至於能否打開心胸去接受,則是諸位的自由,要談甚麼接受體會的也就到了所謂內涵的領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