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小说FX真正注意到“轻小说”(Light Novel)这个词,是在看Full Metal Panic: The Second Raid的动画是,看到“轻小说的黎明”特辑时。当时也没怎么太留意这个概念。可是现在FX却不得不重视其存在。因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凉宫春日”系列,正是符合轻小说理念的一部作品。在此就对轻小说的概念稍做说明。
轻小说,就字面上一般解释为“可轻松阅读的小说”。目前仍很难有人能够对这类内容含盖青春、校园、科幻、奇幻、侦探、恐怖、历史、动画、电脑/电视游戏等类别的作品给予明确的定义。其起源与定义都经历了多番争论,其中起源的一种说法是1975年创刊的「朝日ソノラマ文库」。早期有出版社自定分类为“Juvenile”(青少年)“Young Idol”(偶像小说)等。现在在名词的使用上,则趋向与使用“轻小说”。
它的读者属于较年轻的一族(最初是以teens为目标阅读群的,而现在阅读群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不仅主题及内容多元,包装及宣传手法也不同于传统小说。
其最早在日本受动画界兴起的阅读风潮的影响而出现。据台湾角川漫画书籍部总编辑施性吉解释,早在“Light Novel”这个名词尚未出现的70年代,日本就有出版社发展出以青少年少女为对象的小说系列。而当时也正是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引起轰动,OTAKU文化崭露头角的时期。
为了吸引青少年,当时这类小说在封面设计乃至于内容规画上都较为活泼,也成为现在轻小说的前身。演变至今,目前跨足轻小说领域的日本出版社日益增加,迄今达10数家,所推出的文库系列及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综合参考台湾角川以及某个blog的归纳,一般轻小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以青少年(teens)等年轻读者为对象的娱乐小说。而在最初一代迷上轻小说的阅读群渐渐长大后,阅读群的年龄段也有扩大的趋势;
2、以读者平常使用的口语来书写,易于阅读。为了让轻小说能足够“轻”,一般有避免难以理解的文字的倾向,但是并不绝对。作者并不是诉说一个故事,而是以和青少年读者相同的观点来描述作者本身认为有趣的故事。
3、什么内容都可能有。涉及的内容可涵盖十分广泛的类别,如上述的青春、校园、科幻、奇幻、侦探、恐怖、历史、动画、电脑/电视游戏等。连评语形式的内容也有可能使用。总之,只要是有趣的就是好的。
4、原本黑暗/晦涩的内容以轻松的方式书写,原本轻松的内容则以更轻松的方式书写。在轻小说的角度看,把晦涩的内容写得晦涩是文笔功力不够的表现。也有把非常黑暗而晦涩的题材写得很轻松的作品。
5、在封面、内页上大量使用插画(イラスト,illustration)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风格上手到动画、漫画的影响。
6、价格低廉。既然是面向青少年的,价格方面就不能太高,否则目标阅读群就负担不起了。因此,基本上以文库形式发行,也就是大约A5大小,薄薄一本,纸质也不太好的那种。换言之,一般不会使用厚重的硬皮书的形式发行吧。也有后期流行起来后以较正式的单行本发行的作品。那个blog的地址为:
http://moe.livedoor.biz/archives/7888595.html提到轻小说,有很多人会拿“奇诺之旅”(キノの旅)为例子。其他比较典型的作品,有“悪魔のミカタ”“12月のベロニカ”之类。
以轻小说出身而获得如“直木赏”等权威的文学奖的作家的出现,使大众对轻小说的概念开始崩解、扩大。像作家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乙一(GOTH)、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等出身于轻小說,但也跨足一般小说,这样的作者在逐渐增加。
不管是作品的质与量,以及市场销售数字,在近年来都有明显的增加,连阅读族群都有不断扩大的现象。现在说轻小说是日本整体销售最佳的小说类型也不为过。
在日本,FX所熟悉的文库主要是Media Works的电击文库和角川书店的Sneaker文库。明年小学馆也将加入到轻小说的竞争行列中,推出其“ガガガ[GAGAGA文库]”与“ルルル[LULULU文库]”。从最近杂志对凉宫春日的动画化的报道就能看出轻小说竞争之激烈:角川书店下属的NewType的05期上有4个page对凉宫春日动画进行了报道,而电击系的电击G's的05期上只有1个page;不知道角川的另一本杂志Comptiq有多少个page呢……(拿动画专门志跟GAL系专门志来比较是有点不合适,不过多少反映了点状况吧。)
就事实而论,轻小说的潮流也的确席卷到了中国大陆。虽然还没怎么留意到本土原创的作品,也没有正式的引进日本的原文作品或者中国台湾的翻译版,不过确实有所谓的“珊瑚文库”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精品堂”在以爆炸性的速度推出
[祖国版]的轻小说。只希望本土轻小说潮流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起来就好了。
珊瑚文库的
[官方blog]:
http://shbook.blogbus.com/s1069850/index.html大陆能找到的部分翻自台版的祖国版小说:
《空之境界》全2本
《灼眼的夏娜》4本,未完(精品堂版的夏娜现在出到6,5跟6是自翻)
《凉宫春日系列》5本,未完
《今日起魔王系列》7本,未完
《彩云国物语》5本,未完
《艾利森》全4本
《奇诺之旅》9本,未完
《扑杀天使》2本,未完
《惊爆危机》(全金属狂潮)4本,未完
《伊里野的天空 UFO的夏天》2本,未完
《药师寺凉子 怪奇事件簿》5本,未完
《星界战旗系列》4本,未完
……
正是由于轻小说发源于动漫文化,其内容和插图也极大的受动漫文化的影响,使其能够十分容易的被动画化/漫画化,而动画/漫画的小说化也有相当多的例子。就最近而言,电击系的“伊里野的天空 UFO的夏天”“灼眼的夏娜”“扑杀天使”“仰望半月的天空”“死神的歌谣”,角川系的“彩云国物语”“凉宫春日的忧郁”,富士见幻想文库的“全金属狂潮”等,都是轻小说动画化的成功例子。而如“攻壳机动队”“高达Seed”系列等,则是动漫被轻小说化的例子。
在需要休闲娱乐的时候,轻小说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千万不要错过哦。
关于冒险小说上面初体会里FX实际上是绕开了界定作品具体类别的问题,在这边来讨论一下吧。
稍微思考一段之后,FX认为[凉宫春日]系列要描写的“有趣的事”,就是
[冒险];校园生活固然是其角色活动的依托,但是单纯描写普通的校园生活的作品已经相当多了,我们又为何要看这个系列呢?“非日常性校园小说”,更能使[凉宫春日]系列与其他作品区分开的,正是这偏正短语前半部分的修饰词“非日常”。光是这个词,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在将其定性为轻小说的前提下,把[凉宫春日]系列归类为“冒险小说”应该是很合适的,正如我们可以看到其TV动画的OP被命名为「冒険でしょでしょ?」。冒险类是比较宽泛的类别,其下包括了科幻和奇幻等类别。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这系列的作品定义到科幻或者奇幻呢?因为[凉宫春日]系列的世界观非常有特点,混合了三种本来无法兼容的世界观。这三种世界观里,有较接近与奇幻的外星人系,有科幻的未来人系,还有不折不扣算是奇幻类的超能力者系的设定。单纯的试图将该系列归类到科幻或奇幻是徒劳的。但是把类别的范围稍微拓宽,统一到冒险小说的层次时候,我们就能发现[凉宫春日]系列事实上也是相当典型的冒险小说。
典型的冒险小说,应该具备什么特征呢?下面引用Orson Scott Card所作的文章,尝试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稍作讨论。
(Orson Scott Card是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曾两年内接连获得Hugo和Nebula大奖;同时也常为新进作家提供启发性的建议。他的官网是
http://www.hatrack.com/)
简单而不求严谨的说,
冒险小说包括所有的在已知世界外发生的故事。这包括:
1.所有发生在未来的故事,因为未来显然不是“已知”的。这就包括了所有关于未来科技的小说。有些人觉得,只有这部分科幻小说是有益的。有趣的是,许多四五十年代写的小说把背景设定在当时的未来——六十,七十或是八十年代。它们已经不是描写“未来”的小说了。但它们也不是“错误”的,因为很少有作家宣称他们写的是即将发生的事。我们写的是“可能”发生的事。因此这些过期的未来派小说,就像在《1984》里描述的那样,只是从“未来”类变成了:
2.所有以真实历史为基础,但和历史事实不一致的小说。在科幻领域里,这被称作“改变历史”。比如,如果古巴导弹危机引发了核战争呢?如果希特勒1939年就死了呢?在现实世界里,这些当然没有发生——所以如果一部小说把背景设定在这样的虚假历史事件之上,那它就是科幻或者奇幻。
3.所有设定在其它世界的小说,因为我们从未去过那里。无论小说中是否出现“未来的人类”,只要背景不是地球,那它就属于奇幻和科幻范畴。
4.所有设定在地球上,然而时间设在有史以前,并和已知的考古成果不一致的小说,也就是那些关于史前来访的外星人,已灰飞烟灭的古代文明,或者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失落的帝国”之类的小说。
5.所有内容和已知或现在假设的自然规律不符的小说。显然,所有使用魔法的奇幻小说都可以归入此类,但实际上许多科幻也可以:比如关于时间旅行,或者隐身人的小说。冒险小说和其他小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冒险小说必须发生于一个未知的世界。如果一部小说没把读者带入某个未知的世界,那它就不是冒险小说。
小说引人之处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把读者带入不熟悉的地方。人类对小说中陌生的环境既感到害怕,又觉得诱人,对未知的东西也有又爱又怕的感觉。我们对未知的态度也是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说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书中或是电视里的故事太熟悉,看到开头便能猜出结局,我们会觉得无聊,把电视转台或是把书扔到一边。但如果故事的环境太陌生,我们会拒绝接受,觉得荒诞无稽或不可理解。我们需要陌生感,但不要太多。冒险小说,按照它的定义,更适合那些寻求未知的读者,那些希望在奇异世界而非身边的日常生活中渡过时光的读者。从某种角度说,每一本科幻和奇幻小说都应该是对读者阅历和知识的挑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冒险小说对其他类别的小说抗拒的实验和创新却如此欢迎——因为陌生感是我们的面包和黄油。无论面包切厚切薄,黄油涂多涂少,总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需要的陌生感多少不同,因而在对冒险小说的选择上也会体现出差别;有些人读同一类型的书翻来覆去,而有些人永远追求新鲜,要求改变。
阿虚和凉宫春日的性格正是冒险小说的目标读者中的典型;虽然阿虚在小说刚开始就说明自己在残酷的现实下仅对“非日常”事物保持一丝留恋,但从骨子里他跟凉宫春日没什么不同,都对这些“非日常”事物抱有极大的兴趣。甚至在小说第四本[涼宮ハルヒの消失]里,长门为他而创造了选择“普通生活”的机会,他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要回到凉宫春日的热闹又混乱这个世界来。因而以阿虚为视角所叙述出的故事,自然而然的就应该是冒险小说,而且是以冒险小说爱好者的角度去观察剧情的发展,让读者也能够以同样的视角融入到剧情之中。(呵呵,这个是从结果来推论原由啦……别介意这顺序)
可是这里还是避开了对科幻和奇幻的界定问题。如何把两者区分开呢?
这里有个简单易懂,基本准确的定律:
如果你的小说设定在和我们世界有相同物质规律的地方,那么它是科幻,如果不是,那就是奇幻。换句话说,可能发生而没有发生的是科幻;不可能发生的是奇幻。
一般来说,这条定律大体准确。作为有理性的人,我们知道魔法不可能存在,迷信毫无意义。所以如果你的小说里有魔法,如果祈祷成真,如果出现了异种生物,比如喷火的龙或者会飞的马,如果魔瓶中跳出了精灵,无声的诅咒令人病倒,那么你写的就是奇幻小说。
要是这么说还不够形象的话,换一个可操作的角度来看,冒险小说可以由它的背景所定义。故事发生的环境就是科幻/奇幻小说的分水岭。大部分的科幻小说也很容易改编成奇幻,只要把飞船改回舰艇就成。如果把行星改成大陆,把沙漠里的香料从星际旅行的燃料改成某种魔法能源,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放到中世纪背景下也很般配。太阳底下无新事,太阳系外面也没有……
你得在故事的开始尽快让读者了解这是本奇幻还是科幻。如果你给了读者“这是科幻”的信号,你就省了自己很多笔墨。读者会假定你的世界中,除了你所指出的例外,所有物理规律都正常地起着作用。而奇幻小说中什么都可能发生。在一切都有可能的时候,谁还关心真正发生了什么?我是说,如果你的主角被卷进麻烦后,动动念头就能脱困,那谁会担心他?谁还在意他?
实际上,好的奇幻小说都小心地限定可能的魔法。在故事中,魔法应当被设定(或至少在作者的头脑中设定)好一整套规则,使它代替物理定律,令你的世界运作,在你的作品中不应打破这些规则。也就是说,如果在你故事的开头你设定好你的主角只能许三个愿望,你最好别在结局处给他第四个,以免他脑袋落地。这是作弊,你的读者笃定会把你的书扔到房间的另一头,从此不再看你写的任何东西。在科幻小说中,你也不能在发明一种科技之后,只把它用在你需要的地方,而对其它用途视而不见,否则你将招致评论家和读者的轻蔑。
所有的冒险小说都必须创建一个奇异的世界,并向读者介绍这个世界。但好的奇幻小说还得设定所有的自然定律,在作品的开头说明,并在余下的部分如实遵守它们。不过我得指出有无数的例外。比如说,如果主角时空旅行,回去看过去的自己,或者一艘飞船超过了光速,应该算科幻还是奇幻呢?按照前面的[基本准确的定律],那就得算是奇幻了,因为这违反了已知的物理定律。而事实上这是不折不扣的科幻小说。为什么呢?一种说法是以前作家们写作这类科幻的时候,那些相关的科学定律还不为人所知。因此按这种古老的分类法,超光速和时光旅行的小说也该算作科幻。另一种说法是直到六十年代才有了奇幻这个出版类别,因此许多奇幻是在科幻的帐篷中呱呱坠地。当奇幻类别出现时,它们就懒得挪过去了。这成了个传统。
不过两种说法都是胡扯。时光旅行和超光速飞船代表了科幻和奇幻间真正的边界:里面有钢铁和塑胶,使用了笨重的机械,因此它们是科幻而不是奇幻。如果你的小说里有人摸了一下护身符,或者对着棵树祈祷,从而做到了某些不可思议的事,那么这是奇幻;如果是通过按了个按钮或爬进一台机器里做到了同样的事,那么就是科幻。因此,即使科幻也得和奇幻一样,在作品中规定这个世界的“魔法的规则”。如果超光速飞行在你的小说中是可能的,你就得在作品的开始说明白。如果你要时空穿梭,你要么让你的故事就围绕时光旅行展开,要么立即声明在你的世界里时光旅行是司空见惯的。
区别还是有的:如果一部小说被认为是奇幻,作者应该尽快告诉读者这个奇幻世界里的“自然规律”。反之,读者则会默认现有的物理规律都起作用,直到你给出例外。注意这只在故事的开头起作用。如果所有看起来树魔法的东西都能用自然现象解释,你的“奇幻故事”就结束了。反之如果出现了巫师或者吸血鬼,你的“科幻故事”就结束了。
当然咯,实际界定某部作品是科幻与否,很大程度是看评论是出自“谁”之口,并且人们对作家的印象归到了哪一类;当然出版商希望以什么方面来推广作品也会影响到这个界定中。Orson一再在文章中告诉我们,科幻的边界的定义受到相当大的主观因素所影响。由于科幻的定义琐碎无用,戴蒙·耐特(Damon Knight)曾戏言:“什么是科幻?我说一本书是科幻,它就是科幻。”这听起来等于什么也没说——但实际上,这是唯一完整准确的定义。
戴蒙·耐特定义中的关键词是“我”。换句话说,如果戴蒙·耐特,一个公认的作家、评论家、编辑,说一部小说是科幻,那它就是了。如果说话的是著名科幻作家,那更是一言九鼎。
解决了界定问题,让我们稍微看看写冒险小说时构建世界的过程。
构建世界似乎是件简单而有趣的事,谁都能做;只要想出一堆创意并积累起来,似乎就可以开始动手了(积累创意这部分FX就不在这里讨论了)。但是一堆想法只是一堆想法——杂乱无章,不成体系,混乱不堪。在讲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之前,你得仔细琢磨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应该从基本规则,即世界的自然规律开始。记住,冒险小说的背景不是已知的世界,因此读者对什么可能,而什么不可能发生在你的小说中还不能肯定,直到你给出这个世界的规则。而你,小说的作者,在确定规则前也和读者一样。
直接引用Orson举的几个时间旅行方面的可能采用的规则,方便下面对应凉宫的剧情来讨论。
引用
1.如果你回到过去,你可以随意改变历史而不会消失,因为时间旅行本身已经使你置身于时空流之外,你不会受到任何历史事件的改变的影响。(参见阿西莫夫的《永恒的尽头》(The End of Eternity) )
2.如果你回到过去,你所作的一切可能会毁了你未来的世界——因此时间旅行被当作最高机密,只有最有能力和最受信赖者才能回到过去。也许他们是回去拯救原本可能会永远湮没的希世奇珍,也许,如同在约翰·华莱(John Varley )的经典小说《空中搜捕》(Air Raid)中那样,是去救出那些本会在空难或海难中丧生的人们,然后逼迫他们殖民到新的星球,以免未来的人类在污染严重的地球上灭绝。
3.如果你回到足够久远前的过去,那么你对历史作的改变对你自己的时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历史有一种惯性,会试图尽量按原来的轨迹前进。所以即使你杀了襁褓中的拿破仑,法国还是会在十九世纪初成立帝国,并和英国大战一场。到1900年,一切已经按部就班,恢复原貌。
4.如果你回到过去,你只能作不会有长期影响的改变,因为如果改变自己的未来,你所在的时空将不复存在。
5.当你回到过去时,你变成了隐身人,只能束手旁观——像是旅游参观一样。
6.时间旅行还包括进到过去某人的脑海中,从他的眼光去观察历史。这个人不会察觉到你的存在。但是在卡特·舒尔兹(Carter Scholz) 的短篇杰作《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其他散失的作品》中,旅行者在贝多芬的脑中使他发疯,最后置他于死地,使他未能写出其最伟大的作品。但时间旅行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历史已经改变,他们只“知道”贝多芬并未写出其他的乐曲。
7.时间旅行也包括回到过去的自己心中,你可以去了解,但无法行动。另一种写法是你可以控制当时的自己,但当时的你不会留下这段记忆。我在一个爱情故事《拍拍手,唱唱歌》(Clap Hands and Sing )中使用了这种写法。
8.时间旅行还包括只能观察的类型,就像在看全息图像或是电影。你并没有亲自回去。也许你甚至不能肯定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的过去。也许你不能两次回到同一条河流!
9.你的身体留在时间旅行器中,回到过去的只是一具傀儡。你可以通过它感知世界,直到那具身体死亡或是消失,然后你会在时间机器中醒来。我在一篇叫做《关上时间的盖子》(Closing the Timelid)的小说中,曾描写一群追求刺激的人用这种机器回到过去,反复自杀以体验死亡的感觉。
花些时间来想好小说的世界中的规则,并确保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和它们冲突。你制订的规则不会束缚你,而是会显现各种可能性。了解了规则,规则就会让你自由。
在构建好小说中世界的大概后,你得想到所有可能的后果,不论是科幻还是奇幻。这是为了让你的架空世界更完整,更是因为这完整性会令你的故事更真实可信。当你的主人翁们在一个更复杂的世界中冒险时,他们将不得不变得更精明历练,处事更有弹性。他们将不断遇到的奇异事件会令你的读者们(也令你!)大吃一惊的。
说明了科幻该如何界定与构建,我们来应用这个规则简单分析一下[凉宫春日]中三派在科幻/奇幻上应该如何界定与其世界观的构建相关的一点内容(自然是FX的个人看法咯~)。
朝比奈实玖瑠的未来人一派,其最大的特征是能够进行时间旅行,并且进行时间旅行的方式是使用某种叫TPDD的装置(而不是摸一下护身符或者念一下咒语)。显然,这部分的设定能归类到科幻系之下。其对时间的规则的设定,并不完全符合与上面Orson所举的例中的任意一项。FX认为该设定较为接近于上面的第2项,在回到过去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时,可能会破坏掉原本的未来世界;但是,也可以通过改变过去的世界来让未来转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总之,由于改变过去有危险性,未来的信息不允许直接透露给过去的人。这样便可以解释朝比奈(大)在“三年前”的积极活动以使世界恢复到她的“正常”,而无论哪个版本的朝比奈都不肯多透露未来的事的剧情了。
古泉一树及“机关”的超能力者一派,其核心思想在于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凉宫春日这“神”所创造的,或许是“三年前”才开始的。如果约定这里以无神论为常识的一部分的话,那么这一派可以肯定的是纯粹的奇幻方向的设定。其最主要的规则,就是凉宫春日拥有达成愿望的能力,甚至可以创建新的世界;为了维持当前这个世界的存在,则不能让她发现她有这样的能力,同时得让她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兴趣。
长门有希及“资讯统合思念体”的宇宙人一派,相对来说比较上面两个要难以界定一些。其世界观里存在着由资讯聚集而形成的有意识的资讯统合思念体,而资讯统合思念体则依靠新的资讯继续存在和发展。资讯统合思念体拥有资讯操纵的能力,可以对物质存在产生影响。某种意义上说,长门有希及资讯统合思念体就像是外星人一般的存在。我们当然可以认为外星人的存在是可能的;而且在地球上长门等终端机遵守着跟我们一样的物质规律,同样受重力影响,需要进食等。同时也可以认为不依附在固定的物质之上的意识是不可能的,而念念咒语就能修改现实的状况更是常识外的。界定这一派的设定是偏科幻还是偏奇幻,恐怕关键在于资讯统合思念体及其终端机对资讯操作进而影响物质的方式,是通过某种仪器之类的呢,还是摸一下护身符。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长门在获取/修改资讯的时候,是使用程序,通过同资讯统合思念体连接后申请完成的(朝比奈把长门的请求指令称为“咒语”,而我们可以看到那咒语其实是类似SQL的数据库语言而已);而在拍摄电影时她禁止朝比奈实玖瑠眼睛的杀伤力,又或是在[消失]里给阿虚和朝比奈(大)以对世界改变的免疫,都是通过纳米机器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FX认为这一派的设定还是偏科幻多一点的。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非要把这三派和起来之后的[凉宫春日]的世界观归到纯粹的科幻和奇幻下都很困难。虽然有古泉这超能力者一派的存在,FX还是比较倾向于认为整体上这个偏科幻多一些。当然,最准确还是应该说,[凉宫春日]就是冒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