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同理,经典之经典不在其生而经典,而在人之树其经典,人之树起经典不单在人以为之经典,亦在人物事时相结合。经典美,故后人多美经典,如经典之于后人仍有人物事时四种的启发,则不愧为经典中的经典,故而能亘古不衰的,多为说理,论道和情感的文艺,单纯的事件则仅具观赏与思考用,千年以前埃及沙漠里的立柱隐修士乃严肃的社会现象,今天还这样做的,除了行为艺术,便只有神经病了。
私以为费神论就经典好与不好是无意义的行为,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太模糊,太主观,论着轮着论者自己就会先陷于虚无错杂的境地,因此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干脆不要赤裸裸的求索结论,而自己寻求一个过程与目的相妥协的方式看待自己与他人观点上的异同。
时间的守护者说了许许多多的话,其中很多还是废话和屁话[时间你给我坐好了:mad:],但虽然我完全不同意他对若干动画的看法,却以为他的出发点并非毫不足取,他与人论战的内容也颇有启发性。
如前所述的,我认为很多人根本误解了时间的立场,他虽然是个文盲[你闭嘴:mad:],对伟大的莎翁知之也甚少,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很本质的问题,那就是一定不能脱离经典为着“生存”所许依赖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孤立的给经典定性,很容易就导出时间的结论“不好看”。反方一定驳斥说因为时间并为有阅读莎翁作品的素养,因此所言不足采信,但这点却又揭示了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研究只是文艺的组成而不是文艺的目的,尤其不可能是一个带有主动性的意义,莎翁初入演艺界之时决计不可能是为了给人类留下不朽的宝贵遗产,也绝对不是为了给英语语文的近代化指明方向,虽然他客观上的确做到了这两点。而这两个历史任务的达成,则离不开时代和时代下的社会对莎翁的成就。曙光出现的西方呼唤着莎翁,被法国佬鄙视的盎格鲁-撒克逊农村人呼唤着莎翁,otherwise也一定会有他人填补这个位置,可能他不根本不是英国人,也可能她会是个英国女人;) 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依然有着呼唤,但不可能是在呼唤莎翁,因为莎翁的成就我们正在享受着。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呼唤出来的是郭敬明和frjj……
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只有作为西方和英国文学组成部分的莎士比亚,而没有莎士比亚学的莎士比亚,等你丫老成秃头的时候再说吧:mad:
那么经典的当代意义何在呢?所谓的当代意义,通俗说便是当代人,比如我们在与经典接触的时候产生了基于我们的当代认识的“好”的评价,再以莎翁戏剧为例,有多少人是根据百分之百的莎翁时代的演出风格来观看莎翁戏剧的呢?再忠实于原著的,恐都不可能避免当代的浸染,况改编乎?电影乎?动画乎?[/ku]
真正能领略经典甚至古典之美的,必然是受过“训练”的人群,他们具备了欣赏经典作品的“涵养”,这个“涵养”,说通俗点,即是他们掌握了理解经典作品所必要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条件,换句话说,他们是一边欣赏文艺一边cosplay文艺中的人物,这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和求知欲是不可能的。
你今天单纯的阅读二世纪的罗马田园诗你一定以为罗马人都是sb,净写些樱桃呀,无花果呀,老娘们呀,足足混吃等死的一代人,但你若对当时的葛多斯主义有所了解,你就等于对当时罗马人的精神追求有所了解,那你就一定会恍然大悟,一定会明白那些sb都其有来自,你再读某些长诗的时候说不定也会或由衷或装b的感叹到“好诗好诗”。
而我们也不妨设想,猪猡中的意大利,那时候欧洲人是不洗澡地,否则也不用千辛万苦跑到菲律宾找肉桂和小茴香,你门想象一下这样两个狗男女在一起亲热的场景,[摁住],不准把脸别过去,想象完了你还能吃得下午饭吗?话我知!
我们今天说朱丽叶美,是因为西方写实美术给我们的先入为主的影响,是一代又一代人老珠黄掉的欧美女戏子努力的结果,承认吧,悲哀的现代人。
因此我的结论是,猪猡固然是一部不咋地的动画,但是改编的方向没有大错,时间对莎翁的不敬,应该也不是不懂装懂,因此若要扳倒他的谬论,应该更多的围绕对莎翁剧作的改编是否做到了对当代化和对基本精神承续的平衡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