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6878阅读
  • 69回复

[原创]DVD若干问题答疑解惑

楼层直达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2-07-2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24
以前不常来这儿,今天逛了半天收藏购买坛才发现这里关于DVD认知的许多观点存在含糊不清或错误的地方。特此偶交篇作业,希望大家在多一分认识的情况下收好碟,收好心情~~~~

1 制作

这里的制作都是指的D版制作。经常看到的模拟、decss和有损压缩是三种最常见的制作方式,其中后两者属于数码方式(后详)。

模拟一般见于早期,因为众所周知原因DVD存在CSS码保护,而当时并没有有效破解CSS区码保护的方法,因此采用的是用采集卡捕捉DVD正常放映的视频输出信号,然后再经过压缩卡以mpeg2编码算法制成DVD。这之中视频信号是模拟的,因此需经过了两道转换,即采集:数—模转换和编码压缩:模—数转换。而每一次转换都会造成信号的损失,这是模拟制作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在于中、低档压缩卡功能限制,一般采用的是定比特率方式,也就是说无论实际场景如何,很简单的场景或是非常精致、大动态的场景均只采用同一码率,问题由此而来,在表现后者的时候细节部分会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原版DVD均是变码率的,少数音乐碟等例外)

由此可知,模拟是由于没法绕开CSS码而不得不采用的方法,那么如果可以解开CSS码呢?随着技术(^_^:p :p :p :p )进步,DE - CSS技术出现了(记得挪威15岁黑客吗?;) )。css是存在于正常音、视频数据里面的扰码,而decss则是将这个扰码去除,还这些信号本来的模样。这个过程是完全数字方式处理,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模数转换,也没有对这些还原的信息额外篡改过,因此,仅就decss后得到的这些素材而言包括音、画质等,是和原版100%一致的。但是decss会破坏原版dvd中各素材的关系,最典型的就是菜单花絮的链接、光标的位置等,因此,有一个后期制作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得到的素材按照原版的关系重新链接起来。这里是一个最体现制作水平的地方,也是制作上最需要花心思的地方,这是由于可以根据需要 对素材进行重新整理取舍 。例如可以去掉无关语言的音轨、字幕;额外加入所需的音轨、字幕;加入OST;重新编排花絮内容、彩蛋、rom内容等等......不一而足。通常所指100%还原是指原版所包含素材全部重新正确链接,这时除了文件内部组织结构不同外和原版所有一切都是一样的。如果出现链接错误或光标位置错误等等都算是bug;字幕不同步、语音不同步等就算是大bug了,基本上是要通缉的。另外提一下目前出现了许多新的玩法,例如随机或密码选择菜单、动态或变色字幕、小白兔功能等对还原技术的要求性非常高。

对素材进行取舍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容量。如果原版的内容不是太大,想做到1D5里面,可以酌情去掉些素材,例如去掉DTS音轨保留dd51。但是如果正片本身就超过1D5的容量,那么就要采用有损压缩的方法了。这里是直接对decss后的原始信息进行数字处理的,通过控制可以在恰当减小数据量的同时保证画质仍具有相当品质。有全有损和半有损的区分,后者通常指片子前部分无损而后面数段采用有损方式制作。

*通常所指的DECSS没有特殊标明的情况下指正片是无损完整的

*声音没有压缩一说

*1+3指1区画面&三区字幕;1+3+6指包含6区国语配音

*直灌:也是一种D版制作方式,无需decss,但现阶段采用规模很小,略

2 d5 & d9

仅仅是容量上的区别:前者最大4.3G左右;后者7.9G左右。和制作的水平、音画质好坏等没有绝对联系(见上面分析)。当然D9可以容纳更多的素材。

*判断方法:反面内圈是否印了两层文字,可能重叠,也可能不重叠

3 IFPI

内圈上的标记,即SID码,许多CD上都有。有SID码意味着这条生产线是经过有关部门注册并监督的,也就是说这条生产线是公开的;而没有SID码通常意味着该条生产线是地下线。至于有IFPI是否就一定好呢?理论能确定的只有片基会好;至于制作流程中的QC就完全是由操作者来把握了。

*假IFPI:故意加上IFPI标记欺骗消费者

*磨码盘:即磨掉IFPI标记,有真有假。真:避免有关部门通过D版的SID码查到生产线;假:故意加上再磨掉标记欺骗消费者

4 柯式印刷

盘面印刷方式。相对于丝网印刷,后者只能表现四色,而且解析度很低。要直观找出区别最简单是把两种盘面放在一起比较即可。

5 码率图
即即时码率-时间轴坐标图。通常模拟制作在该图上显示为一条直线(上详)。而数码制作的会类似脉冲图一样无规则起伏。有损压缩通常起伏的峰值和均值不会太大,但也有不少不是这样。如果前半段码率都比较高而后段某处陡然下落并一直如此则很明显的半有损。判断完全decss的方法好就是看码率图,最好有原版的码率图,如果波形一致(无需数据一致)就可判断full decss

*软件:bitrate viewer 1.4

6 CC字幕

影片内置字幕。也是判断decss的一个辅助方法,只要ysys就一定无cc字幕。但反之不尽然,有可能制作软件原因或播放软件兼容性问题导致无cc字幕

7 weave & bob

逐行,隔行。后者通过前后两桢合并一幅画面,典型问题会出现毛刺现象。播放时一般是通过识别特定标记来决定是采用逐行还是隔行方式,但是由于D版制作原因(有时正版也会产生这方面原因)该标记会错误标识,导致播放的软件或硬件对数据进行错误的处理方式,画面质量下降。少部分高档碟机可以分析数据流自行判断。通常可以采用强制方式解决。


其实还有不少可以考究的地方,不过这篇主要针对购碟的认知;如果有需要偶会再写一篇针对观碟的作业,呵呵,看有没有人感性趣罗~~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2-11-1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89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3-01-09
呵呵,小弟不太清楚,可能发表了一点谬论
不过有个问题问一下直灌碟怎么测码率?
这个是不是一般都表现为无文件碟?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1-0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8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3-01-09
~~~
直灌碟测码率的方法是一样的,使用软件就可以了。

直灌的好处是可以完全还原原版,缺点是会有区码。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2-11-1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89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3-01-09
Re: ~~~
引用
最初由 住东山 发布
直灌碟测码率的方法是一样的,使用软件就可以了。

直灌的好处是可以完全还原原版,缺点是会有区码。


请问用什么测试?
bitrate我测试的时候他说没有dvd-_-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2-07-2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2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3-01-09
无文件碟是由于其文件方式是UDF,只要禁用UDF就可以了
或者用windvd4放,可以直接支持的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2-11-1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89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3-01-09
Re: 无文件碟是由于其文件方式是UDF,只要禁用UDF就可以了
引用
最初由 soultaker 发布
或者用windvd4放,可以直接支持的


那这个udf是怎么回事?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2-07-2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2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3-01-09
一种光碟读取标准DVD格式
运行msconfig应该可以设置禁用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1-0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8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3-01-09
WIN98或WINME下-运行MSCONFIG-高级-禁用UDF

2000、XP下,COPY98的MSCONFIG,(一样运行,不管警告)-禁用UDF
zoe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07-20
在线时间:
28小时
发帖:
172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3-01-09
好,又学到野了,多谢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12-0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35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3-01-10
:D 厉害,这种贴越多越好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07-05
在线时间:
3小时
发帖:
2336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3-01-10
Re: [原创]DVD若干问题答疑解惑
引用
最初由 soultaker 发布
7 weave & bob

逐行,隔行。后者通过前后两桢合并一幅画面,典型问题会出现毛刺现象。播放时一般是通过识别特定标记来决定是采用逐行还是隔行方式,但是由于D版制作原因(有时正版也会产生这方面原因)该标记会错误标识,导致播放的软件或硬件对数据进行错误的处理方式,画面质量下降。少部分高档碟机可以分析数据流自行判断。通常可以采用强制方式解决。


嗯...關於這點偶不太認同。摘一段DVD影片不完全手冊的貼子:

单场插值(BOB)

这种算法只是将每一场扩大为完整的一帧。场中扫描线间失去的行是用其上下行的数据插值来填充的。如果做得不好,图像看起来会有斑驳的马赛克。即使做得好,图像看起来也会偏柔,因为不可避免地损失了分辨率。而且,随着镜头的移动,很细的水平线会“抖动”。这些细线只在一帧里的某一场中出现,所以DVD机在交替播放奇数场和偶数场时这些线会忽而出现忽而消失。这是最基本的隔行转逐行算法,而且在别的算法都不行时几乎所有的逐行芯片都会回到这种算法。

场合并(WEAVE)

在这种算法下,两个连续的场被合并为一帧。这通常只在两场之间没有或极少移动的情况下才工作得比较好,比如两场是一个电影帧的情况。如果场与场之间有移动,图像就会有梳齿,就是很烦人的。所以极少有逐行芯片把这个作为主要算法。

詳細請看:
http://www.chinadvd.org/dvd/freetalk_show.asp?id=2637

不是怨念不收藏...
是怨念就要收藏最好的!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2-07-2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2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3-01-10
嗯,偶说法的确是不严谨,而且犯了弱智错误(搞反了)^^b
weave是前后两场合并一桢,而不是之前说的前后两桢,用词不准。当这两场几乎没有变化的时候合并后的桢信息量是最佳的,故适合展示静态内容,具有高清晰度。相对来说bob更简单一些,仅一场复制为一桢,解析度低(weave一半),但适合动态内容演示。

关于“极少有逐行芯片把这个作为主要算法”,这是由于由于早期视频处理(芯片功能)技术有限导致。目前部分高档机带有动态侦测技术,可自行判断使用bob还是weave。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2-10-20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89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3-01-10
看的我头发晕啊。。。。。。。。。。。。。。。。。

级别: 风云使者
注册时间:
2002-12-2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647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3-01-13
非常强的贴,申请转贴.

马沙的音乐母舰
http://pandog88.blogbus.com/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1-11-2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534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3-01-16
纠正错误!
1,weave & bob不是判定逐行,隔行的依据!
2,不仅D5可以直灌,现在已经有D9的直灌技术了,这个技术很DIAO…………
还有,原创???我就不想说什么了,COPY的太多了…………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