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文章了,
來補充一下~
當年(100年前?) 從中國漂洋過海到馬來西亞定居的人們中
從福建,廣東,潮州等地方到那去的人比較多
福建人集中在馬來半島(西馬)南部, 以及北部地方
廣東人則集中在半島的中部,
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正在中部
所以全國性的華人的電視節目大多以粵語為主,(加上早期電視都播放港劇)
(但因近幾年文化運動的推近今年開始中文節目會開始傾向普通話)
在生活用語方面 (只說西馬的, 東馬不清楚 >_<)
北部的華人大都集中在檳城, 生活用語以福建話為主, 普通話較少說, 念華社學校的人普通話會較好
中部(吉隆坡, 森美蘭, 雪蘭莪)以粵語為主, 同樣地, 念華社學校的人普通話才會比較好
中南部(馬六甲)及南部(柔佛)則以普通話為主, 因為各種寡籍的人都混在一起
所以並沒有特定當地人使用何種方言
再說到文化方面
北部不清楚 >_<
中部因為使用粵語的關係, 加上電視常放港劇+香港綜藝節目
所以文化較接近香港
南部則是因為靠近新加坡, 可以收的到新加坡的電視台, 所以比較不接近香港
而傾向台灣, 新加坡等地
中南部(馬六甲)較特殊, 因為位於中部和南部之間
所以如同兩邊的合體, 雖然一般跟南部一樣說普通話
但也有不少人同時能懂粵語和福建話甚至更多的方言
但近年來因為衛星電視台的發展, 許多家裡有裝衛星電視的華人家庭
都可以及時看到台灣, 內地, 香港等地的電視台, 當地華文有從西方化較回傳統化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