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hyde333 发布
觉得可曾还好,可能是因为旋律是可曾的原因吧=__________,=
星间飞行是实在没听出啥好听的。。。。。。。
其实〈可曾〉被这么多人翻唱过以后,还是觉得饭岛的最动听。下川、石田、樱井等人的版本mix味儿太浓,一路听下来就觉得这首歌平凡了许多,都缺少原作的高潮部分“Mo hi to ri”和"O bo e te i ma su ga”重复演唱的那种朗朗上口、能带动情绪被感动的耐听型魅力。原作中还运了定音鼓、小鼓,加强了这首歌的节奏感,以致于那个"O bo e te i ma su ga”会越听越过瘾。不过这有可能是编曲的缘故。其实这次菅野采取的是慢调柔和路线,去掉了原作演奏中的大部分乐器,对凸现中岛的音色有积级作用,有种个人Sola的作用。
虽然在音律节拍和演奏上,下川之作都很贴近原作,但恰恰是那些相似的设置决定了她的〈可曾〉推翻不了原作。因为她的声线很柔和,没有那种驾驭伴奏自成一格的效果,所以她的那个“Mo hi to ri”听起来很薄很弱,声调任凭伴奏摆布,听到最后已经分不清人声和乐器声了。几个回环听下来,完全提不上劲…。相反,饭岛的声线是清脆粘腻并重的,并且每一次段落结束后屏吸,每一段字词的轻重都有区分(比如说“Ki no ma de"和"O bo e te i ma su ga”:前者清脆有隙,后者顺滑流畅;二者用一句“Kokorowayima”相连通,所以这句转化最明显),这样就把整首歌给“撑”起来似有了歌的灵魂,让所有的演奏声都自动配和着她的演唱。这点是下川绝对无法企及的,她来来回回上的都是几乎相同的音阶。但中岛在这方面就要比下川强,起码在演译这首歌的能力上。
中岛的〈可曾〉可谓与原作大大不同了,除了那主旋律以外。
首先、它比原作少了一大段高潮回环节,最后只剩下两个完整的重复。这掩盖了中岛不易抬高自己的音阶、不能够自然转换真假音的弱点。
其次、它可以说几乎没有伴奏。或者说其存在感很弱,我个人认为是要衬托她的天然清音。(例如“AIMO”)这就带来了另一种不同味道的〈可曾〉。不似恋人情歌,倒有歌颂博爱的圣歌味道。
再次、节奏。其实再制作的慢拍对中岛来说是个有利的地方。她的声调的跨度不大,以敦厚的清实音为主。从她在第二话中奔向欧咨玛时喊的的那几声“不要”就能听出来,虽亲切清新但低沉。所以说了,兰华被指不是特别的萌——因她的声音造成了影响。我自认为这样一首慢版的抒情歌曲是比较适合她这类刚出道的清实音歌手的。并且在听了她与中林芽依合唱的〈What 'bout my star ?>以后更加确定了这种想法。
不过不管怎么样,中岛遇到个好的音乐人,总算是在音乐这条道路上跨出了第一步。当然,她要学习的东西,要发展的………………
等等,
我的话怎么变得“官方”了[/KH]
那什么,饭岛的〈可曾〉才是不变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