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4075阅读
  • 39回复

[乐评]12国记的音乐—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楼层直达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1-11-2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178
作为动画作品的音乐制作,梁 邦彦这个名字至少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12国记音乐的喜爱之情,那种中西合壁的风格实在是很讨巧的。

我对梁 邦彦所知甚少,但从12国记的音乐来看,我想他应该接受过专门的作曲训练,可能是“科班”出身,因为12国记的音乐在结构上很严谨,有引子,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不像很多动画配乐那样从一开始就用华彩乐章来俘虏人们的耳朵。片头十二幻夢曲就很能体现这一特点。

十二幻夢曲一如其名,充满了幻想和意外,从总体上看,他以两个主题互相交织,乐曲以笛声引入,附以弦乐协奏,起首充满祥和,使人有温馨之感;但其后以鼓声为过渡的第一次主题变化来得如此急促、激烈,弦乐声部也突然一改抒情的情调,伴随着鼓声,整个声部突然变得激烈,相比之前甚至可以用粗暴来形容;第二次主题的过渡同样完成得有条不紊,弦乐声部在“暴走”了一会儿后突然又归于平静,带出扬琴和古筝犹如流水般的音响,给人以安详之感;流水嘎然而止,全曲进入最高潮,弦乐声部马力全开,配合鼓声反复奏出全曲的最强音,全曲跌荡起伏,犹如天马行空一般。


12国记的音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其在结构和编曲上十分西方化,但在音乐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民乐的元素,而且和音乐的主干融合得很好,在很多插曲中,梁 邦彦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将民族乐器作主奏乐器,西洋乐器协奏的做法,而是交替使用,或干脆单独运用民乐乐器,即使同时使用,也是在乐器数量交少的情况下。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中、西乐器在音色上不协调,同时使配乐的色彩更丰富,更具表现力。

原贴回复

Where Evil Dies,Heros Are Born!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1-13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29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3-05-04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样子发现自我的时候,杀死苍猿时候的配乐。那个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感觉上像二胡,但是为什么会那么好听呢?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4-0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54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3-05-01
第一次看十二国记的时候先注意的就是它的音乐,真的很特别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2-2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7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3-04-30
难得听来很有亲切感
又耐听的音乐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10-09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1616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3-04-20
风骏的确在《heroes4》上能找到,时间上应该是《heroes4》要早

不知道是《十二》抄《heroes4》, 还是《十二》和《heroes4》都是抄人的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1-11-2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537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3-04-20
like it
hope to buy its OST CD~~~~~~~~~~~~~~~~~~

爱 是邂逅· 离别· 透明 的布片
--shaman king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3-03-30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3-04-19
上个月同学借我听了有关《十二国记》的音乐。
当时一下就被《十二梦幻曲》,《月迷风影》,《风骏》迷住了。从此迷上了《十二国记》的故事。
总而言之《十二国记》的音乐天下无敌,强烈推荐的说1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变成一只鱼,和莲两个人在小小的水池里游泳
无关幸福不是没有幸福,只不过是幸福太奢侈了,没有人买得起罢了~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1-1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3-04-06
很有中国氛围的OP,插曲据说还用到了茉莉花呢!ED也是很有味道的,总的来说我很喜欢!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1-2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1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3-04-06
这...和古田任三朗搭什么界呀!!?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3-2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28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3-04-02
飞踢!怎么可以这样说!!!!!

呜呜呜…………太过分了……

再飞踢……

我很喜欢这首曲子,已经好几年没有那首歌让我有拿起笛子立刻吹的冲动了……

梅花坞—劍雪無名非官方后援會

生死幽明 唯愛劍雪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4-0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8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3-04-02
第一次听op的时候,我同学说像古田任三郎的音乐(哭)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3-2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28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3-04-02
是啊,我觉得这两首歌都很好听,op我已经谱出来,现在是我的手机铃声,虽然慢了一点……ed音乐因为有半音,搞得我很头大,只能谱出前面一半……怨念……

梅花坞—劍雪無名非官方后援會

生死幽明 唯愛劍雪
级别: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03-2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894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3-03-29
音乐这种东西个人有个人的见解。对象我这样的音乐外行而言,喜欢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啊。个人还蛮喜欢12国的音乐的说。

われらは夢と同じ物質でできている
女女已归~等待小法老归来~

级别: *
注册时间: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3-02-26
Re: [原创]12国记的音乐—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引用
最初由 attila 发布
作为动画作品的音乐制作,梁 邦彦这个名字至少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12国记音乐的喜爱之情,那种中西合壁的风格实在是很讨巧的。

我对梁 邦彦所知甚少,但从12国记的音乐来看,我想他应该接受过专门的作曲训练,可能是“科班”出身,因为12国记的音乐在结构上很严谨,有引子,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不像很多动画配乐那样从一开始就用华彩乐章来俘虏人们的耳朵。片头十二幻夢曲就很能体现这一特点。

12国记的音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其在结构和编曲上十分西方化,但在音乐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民乐的元素,而且和音乐的主干融合得很好,在很多插曲中,梁 邦彦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将民族乐器作主奏乐器,西洋乐器协奏的做法,而是交替使用,或干脆单独运用民乐乐器,即使同时使用,也是在乐器数量交少的情况下。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中、西乐器在音色上不协调,同时使配乐的色彩更丰富,更具表现力。

原贴回复


看到有人写评论,真是十分高兴。
关于梁邦彦先生,这个名字的陌生是十分正常的,日本这个动画已经产业化的国家里,有不知名的高手也不算孤陋寡闻。
科班出身是100%的,几乎所有著名的音乐人都是名校科班出身。不受系统的教育,我觉得是写不出感人的音乐的。这是切实感受。
关于十二幻夢曲,这首曲子实际上是有提示主题的作用,所以在编排上,会有这样明显的不同风格的交替变换;但是我还是觉得,情绪上的突然变化会显得很生硬。
如果篇幅拉长,不是4分多一点,而是7分以上,就不会有变化突兀的感觉了。但是音乐人有足够的表现空间,显然制作人就不会满意了。^_^
关于中国乐器的运用,简直梁先生和其他的新世纪音乐人没有任何差别。不是仅仅使用中国民乐乐器就可以很中国的,如果用民乐的乐器而不使用五声音阶,这个就和挂着羊头卖狗肉没有区别。
最难以容忍的就是有一段当中用嘎达梅林+茉莉花为主旋律,这真是让任何有一点民俗常识的中国人听不下去。而这段音乐使用的位置,是剧情中到了雁国,拜托,是在港都。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2-11-2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39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3-02-20
我很喜欢slow version,别有风味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