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hayari 发布
个体的经验领域的差别存在。。嘛。
关键词是收视率和周边。。。“萌e”印钞机。
难得有内涵讨论我就内涵一点,把我上学期论文放上来:
马尔库塞认为,在文化产业化的时代,文化享受已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买到相当廉价的文化商品,但是,
“文化工业”的产生使文化本身工业化乃至庸俗化了:在流水线上被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商品,其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不但是萎缩,简直可以说是在消失,它们不是按照艺术品的内在逻辑被创作的,而是按照投资者和制造商对投入——产出效益的估计批量生产的,它们的价格越便宜,内容就越贫乏,品质就越低劣。 但大众的口味就这样被调配,以至于当人们想表述内心生活和倾诉感情时,都会不自觉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那一套模式去进行,这就使得人在思想上也被异化了。体现在我国当下的具体情境中,就是常说的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被大众消费文化所压倒,甚至被把持而被解构、重构的现象。人们不再留恋经典作品中提倡的那套美学价值,而沉迷于对传统和经典的颠覆性娱乐,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无厘头”和“恶搞”,沉迷于因高产而流行的 “现代文化商品”中提供的“现代价值”中。
这些作品如快餐般廉价而高产,如流水线产品般单一化和模式化,借助商品化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成为一种所谓“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快速地生产,像现在流行的韩剧、好莱坞商业大片等,其实都是被高度模式化的,只要掌握一定的公式套路,职业编剧可以快速地生产一部新剧,轻易地捕获观众。在这样的商品文化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的精神生活相比传统年代的确变得更加安逸和舒适了,各种“精神享受”用少量的金钱就可以很方便地购买到,
但其负效应却是现代人类变得越来越不会、也不愿意思考沉重和严肃的问题了,他们甚至不愿意独立地进行思考,宁可在庸俗的大众文化中认识自身、寻找灵魂价值,把商业上流行的文化消费品作为精神寄托,最终产生了一种文化商品社会特有的“粉丝”现象——在狂热的“粉丝”看来,他们就是为了得到一些文化商品而存在的,人成了“文化商品”的奴隶 ,在远离了批判的同时也远离了真正的文化本身。为什么说这种商品化的精神需求是虚假的需求,而没有进入真正的人文精神领域呢?比如说,我们假设这里有种一个物质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少女,她可能对爱情电影、爱情小说有强烈的精神需求,甚至可能是其主要的精神追求,然而在真正选择爱情对象时,她却会将财产、家世放在第一考量因素,而不是所谓纯真的爱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因为她所钟爱的快餐式公式化的爱情作品中宣扬的,不正是灰姑娘通过与富家公子谈恋爱,从而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庸俗价值观吗?在这种庸俗爱情作品的熏陶和滋养下,她不但没有培养出真正独立的思想与人格,反倒退回了封建时代,自觉自愿地成为社会上“成功男性”——我们干脆可以按照身份直呼其资本家——的依附品,他客厅中一件漂亮的摆设,而她甚至还会觉得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
弗洛姆针对此指出:就人的精神生活而言,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扩大和满足,生活越来越安定、富裕,纵情享乐和舒舒服服的时候,人的独立辩证的思想、自主性和批判能力就开始丧失,他的精神开始被操纵和驯化,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生活寄托在电视、广播、报纸、商品广告的刺激性宣传上;另一方面,人们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不自觉地放弃了持异议和抗议的革命意识,放弃了个体自主性的要求,丧失了对任何统治因素的抵抗能力、否定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因而使自己屈从于统治制度,
成为资本制度消极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由受到压抑,人的灵魂遭到损害,人成了没有思想、没有自主性的,
自我感到幸福的奴隶。 ————————————————————
所以个人认为宅文化的流行其实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了消磨青年革命意识放出的享乐主义毒品而已。只有联系日本学运的衰落史来看才能对宅文化发展的实质有深入的理解。